快訊

一代萬人迷 李察張伯倫逝世 享壽90歲

砲轟普亭 川普:對普亭批澤倫斯基可信度感到惱火

林雅芳 積極學習 克服AI焦慮

聽新聞
test
0:00 /0:00
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記者曾學仁/攝影)
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記者曾學仁/攝影)

生成式AI應用旋風席捲各行業,不少白領階級更有被AI取代的「AI焦慮」。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指出,即使在Google,也有不習慣使用AI的員工,透過培訓與激勵,讓員工習於AI工具輔助,連她自己也去上有關AI應用概念的課程,她認為,AI時代要具備對各種事物的好奇,積極學習是克服AI焦慮的最好方式。

重金獎賞 激勵員工應用

Google是全球大型AI語言模型的研發企業,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去年底在財報會議中表示,有25%的程式碼先以AI生成,再交由工程師檢視。

林雅芳指出,數位轉型其實是行為改變,通常也要經過幾個階段的轉換,以台灣為例,透過兩大方式讓員工逐步習慣AI環境。首先是內部給予非常多的培訓課程資源,幫助員工利用AI工具輔助自己工作;第二是以激勵促進動機,讓大家習於思考與應用。

在激勵方式上,Google也祭出「重金」,最近Google台灣鼓勵各團隊提案,如何使用AI協助自己工作或者解決客戶痛點,提案第一名可獲得高達2萬美元的獎金,且提案若可複製、可解決不只一個企業的問題,更會成為正式上線的企業解決方案。榮譽感加上高獎金,確實收到許多提案,透過提案分享,團隊間更可參考其他人如何有效率完成工作。

經驗分享 探索解決方案

林雅芳指出,白領階級在擔心被取代之餘,其實可以先學習AI輔助,讓AI提升工作流程效率。例如Google目前內部許多要準備的文件與報告都已經交由語言模型處理,有些事情AI來做確實比人有效率,人力就用來做更多進階的工作,例如更進一步理解客戶的需求、提出更多的解決方案讓客戶選擇。

她認為現階段若擔心自己被取代,克服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她也盡量讓Google內部分享團隊經驗,例如組成學習小組去針對特定題目討論解決方案。但她強調,要先去理解客戶想解決的痛點,才討論怎樣利用各種工具幫助客戶,整合最佳解決方案,而不是「為AI而AI」,反而不實際。

舉例來說,如果企業老闆想要在不加人力的狀況下,達到提升團隊20%的工作效率,工作流程可能要重排,此時再去思考AI導入解決收集整理資料,也是自然讓科技應用在工作上。

林雅芳鼓勵員工學習,自己也去進修,從學習的過程去思考未來解決方案,避免自己的大腦也外包給AI。她自認並非資訊科班出身,去年報名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課程,除了補充知識外,因為同學包括律師、人資、產品經理等各行各業員工,她也藉此去體會各行業面對AI的感覺,等於設身處地去想各種場景的影響。

她說,就當作「見世面」,Google是賣工具的公司,但也要看狀況,要知道不同行業的人怎樣感受AI對職務的影響,才能推出更符合現狀的工具。

AI Google 人工智慧

上一則

忘與遺忘

下一則

守護地球從小事做起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