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治癒加州╱悲痛恐懼交錯 災後創傷煎熬 噩夢連連

「有些人從1月7日撤離後,就沒有再見過自己的家,只剩下一堆灰燼;身上穿的就是當時出門那一套,銀行卡、證件全燒光了......有位體重300磅的老太太,車、輪椅全都燒光了,拄著借來的一根拐杖來找我們......」慈濟美國執行長曾慈慧回憶起災後救援現場的情形。
輪椅燒光 老婦求救慈濟
慈濟與紅十字會合作,是最早為災民提供援助的組織之一,並向受災戶發放緊急物資和現金卡。曾慈慧說,在避難所裡,有些人做噩夢、會哭,持續好幾個晚上;還有人情緒激動,會說一些比較尖銳的話,甚至不耐煩摔東西;有人不願意離開庇護所......「這種身心靈上的煎熬,難以想像。」
「碰到有些人,看得出他們真的很需要幫助,但強烈的戒心讓他們拒絕接受幫助。他們總是非常匆忙,說『我沒時間,我得申請FEMA,我要去排隊……』這其實是災後創傷的表現,出於對未來的恐懼,他們會一直在趕時間,想盡辦法尋找安全感。」

創傷症候群 恐影響數年
失去家園、財物和社區,加上對自身和親人安全的擔心,可能會對災難倖存者的心理造成巨大衝擊。國家圖書館醫學(NIH)研究表明,這些倖存者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病率更高,且心理影響可能持續多年。
「災後,一些人可能會經歷悲痛和失去(Grief and Loss)的情緒,」華埠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張一指出,這種哀痛不僅與失去親人、朋友或寵物有關,重大生活變故也可能引發類似的情感反應。
災民Lili多次提到對不起兒子,「兒子在美國出生、長大,他所有的成長記錄都沒有了。他的獎盃、記事本、收藏的簽名水球、男童軍徽章…」Lili的兒子在紐約上大學,寒假回家過節,見證了家園變成灰燼的過程。
兒子吃午飯時 突然崩潰
Lili說,火災第二天,兒子在吃午飯時突然崩潰,說家裡有好多爺爺送給他的書還沒讀,「眼淚出來那麼一點就又收回去,我能夠感受得到兒子也在為我們著想,怕我們難過。」
火災發生後,Lili還沒有與兒子認真談論過火災。 「我太累了,忙著拿急救,找住處;兒子負責做飯、搬東西。」但在兒子回學校前,Lili私下聯繫了他的同學,拜託能多關心他。
而Lili自己,現在要全力投入家園的重建,根本沒有時間去整理自己的情緒,她不知道這樣的生活狀態要持續多久。「我到現在都還沒有好好地大哭一場,」她說可能自己的感情還沒有機會釋放。
睡眠與食欲 抑鬱症信號
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確立了PTSD的診斷標準,可透過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07191/box/part1_ch3.box16/查詢。張一建議,更直觀的判斷方式是,如果一個人注意到自己情緒上的顯著變化——如抑鬱、焦慮或憤怒,或者身體健康上有明顯變化,比如睡眠模式、食欲或體重變化,這些都可能是他們需要專業幫助的信號。
「一個常被忽視的方面是身心關係(body-mind connection),其實身體狀態和心理健康緊密聯繫。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症狀,很多時候都是從身體變化開始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