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歐巴馬質疑川普發動關稅戰 批評白宮侵犯人權

幫關稅背書?川普轉發巴菲特力挺影片 波克夏急澄清

搭郵輪旅行 要準備些現金的7個理由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郵輪。Image by Alexis_S from Pixabay
郵輪。Image by Alexis_S from Pixabay

郵輪旅行越來越方便,基本上不需帶現金,所有開銷甚至小費都可用郵輪卡(cruise card)支付;不過旅遊博主Suburbs 101指出,帶些現金登船仍是明智之舉,因為有七種情況可能仍需用上現金。

1. 在傳統市集購買紀念品:下船後參觀當地市集販賣的各式紀念品時,多數攤販只接受現金。重要的是,在討價還價時,要清楚付的是當地貨幣還是美元。如果用美元,很可能找回的零錢是當地貨幣,最好帶些小額美鈔,就不會找回一堆日後很難再用到的貨幣。

2. 支付公共運輸費:如果在郵輪停泊港口搭乘巴士,司機可能只收現金,這就是為什麼要準備些零錢,因為永遠不知何時會用到,例如有的郵輪岸上觀光套票便不含接駁巴士費用,最好有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3. 在當地餐廳用餐:前往郵輪停靠的城市餐廳用餐時,若有足夠的當地貨幣,最好以現金付款;即使這些餐廳接受信用卡,但可避免信用卡被盜刷的風險。

4. 付錢給計程車司機:在港口搭乘計程車時,有很多司機不接受信用卡,只接受現金。在上車前除先確認車資外,還要確認要支付的是美元或當地貨幣。此外,許多港口有依目的地標示出計程車資,可拍張照片,用來與司機議價。

5. 需付費的廁所:在歐洲,使用公共廁所通常需要付費,尤其是在旅遊景點與車站。即使在免費使用的地方,也可能有服務人員。需要給點小費。

6. 向街頭小販購買食物:向當地小販購買食物或飲料時,通常只能付現,最好準備些小鈔方便購物;不過,考量衛生問題,最好不要在街頭購買食物。

7. 小費:儘管郵輪的小費會自動從郵輪刷卡帳戶中扣取,但有時對餐廳服務生、艙房清潔人員或港口搬運行李人員、岸上觀光導遊,都會額外用到現金來給付小費。

貨幣 信用卡 觀光

上一則

Trader Joe's購物不時聽到鈴聲 是做什麼用?

下一則

神奇強力膠連眼鏡架也難不倒它 網友按讚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