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對話易遭竊聽 專家:安裝App時留意這項權限
手機對話易遭竊聽,通訊業者把竊聽來的資料,賣給廣告公司,成為每年數十億元的生意,不願為它們做嫁裳的人,安裝App時應留意授權條款。
資料安全專家羅卡秀(Andy LoCascio)告訴每日郵報:「你可能在電話中和朋友談起要到葡萄牙度假,過了一天,甚至當天,你就看到甚麼來著?旅遊廣告!」
臉書、亞馬遜和谷歌的廣告合作夥伴CMG上周在簡報中透露,它有「主動聆聽」(Active Listening)軟體,專門藉竊聽手機對話收集資料。
羅卡秀說,這「主動聆聽」軟體,附在安卓或蘋果手機上的應用軟體(app)上,連智慧型住家裡的語音電子助理或秘書,也可以啟動竊聽功能。
更過分的是,「主動聆聽」軟體不僅在使你用手機,或你對著Alexa電子助理講話時,才收集你的談話資料,它隨時隨地都在偷聽你講話。
羅卡秀說,大部分裝置都沒有手機關機的「停用」狀態,只要手機或Alexa的Siri功能開著,竊聽軟體都在「主動聆聽。」
而任何公司,只要想捕捉你聲音資料,把資料賣錢,通常都有辦法透過app(應用軟體),從你手機或家庭裝置的麥克風收集語音資料。
你在安裝某一app之前,通常會有一個「准許」條款,條款要求准許的項目,多到任誰都懶得一一追究,於是,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同意安裝」了。
資料隱私專家暨顧問波爾斯基(Sharon Polsky)說,「問題在於,安裝同意書就是浮士德式的喊價:全盤接受或拉倒不裝。」
她說,「許多網站說,『我們從你收集關於你的資料。你若使用本網站,就表示你同意本網站的一切作為。』你根本就沒有退出不幹的選擇。」羅卡秀說,CMG等公司公然竊聽卻安然無事,原因在此,包括在加州也是。加州法律禁止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錄其影或音。
他說,此事毫無法律規範。「如果我們准許某人使用手機麥克風,根據從來沒人讀完的使用條款,他們當然就可使用麥克風。」波爾斯基說,這個法律漏洞,創造了數十億元的資料掮客行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