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實務篇/納稅人8常犯錯誤 抵稅排第1

報稅4月15日截止,專家提出八項納稅人常犯的錯誤,有時導致退稅遭延誤,甚至讓自己背上罰款。
據CNBC報導,報稅季開始後,許多人期待能獲得退稅,但卻因報稅錯誤而須等待更久時間。根據國稅局(IRS)資料顯示,2024年約有270萬個報稅表單出現計算錯誤。以下是八項常見的報稅錯誤。
1.沒有備妥所有相關文件
「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納稅人在沒有備齊所有需的資料就去找會計師或透過自助報稅系統申報,」Taxfyle前稅務主管、現為會計師的巴斯克(Luis Rivero Vazquez)如此表示。
納稅人可列出該準備的所有表格,包括在2024年所有從雇主取得的W-2工資表以及兼職工作、失業救濟、個人退休帳戶(IRA)或投資而收到的1099表單以及較不常見的文件,例如顯示健康儲蓄帳戶(HSA)供款的Form 5498-SA。
如果在報稅時沒有準備好所有所需資料,就可能必須花更多時間來辦理申報,還可能錯失大額抵稅減免,甚至導致稅金繳納不足。
2.計算錯誤
根據國稅局表示,計算錯誤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從最基本的加減計算錯誤,到申報扣除項目時需要進行的複雜計算都有。H&R Block與TaxAct等報稅軟體能自動執行計算,大幅降低在申報過程出現計算錯誤的機率。
3.使用錯誤的申報狀態
常見的五種申報方式:
1)單身:適用於目前在法律上並未處於婚姻狀態的任何人。
2)已婚合併申報:已婚夫妻共同申報同一份稅表。
3)已婚分開申報:已婚夫妻各自分開申報。
4)戶長:未婚且需要扶養符合資格的受扶養人,須支付其至少一半以上的生活費用者可採用此申報身分。
5)鰥夫或寡婦:在配偶過世後,符合條件的在世配偶可在配偶死亡後最多兩年內,使用「已婚合併申報」稅率來申報個人稅表。記住,選錯申報身分可能代價高昂。
4.是搞混稅額抵免與扣除項目
根據國稅局的資料,納稅人在申報時最常犯的第一名錯誤就是與「子女稅額抵免」(Child Tax Credit)有關。在2024年度報稅中,每一名17歲以下的合格受撫養人,最高可獲得2000元的子女稅額抵免。不過,單身納稅人調整後總收入(AGI)若達到20萬元或已婚共同申報達到40萬元時,該抵免會逐步減少。
可退還的部分,稱為「額外孩童稅額抵免」,最高為1700元。要符合子女稅額抵免資格,該子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在2024年年底時仍未滿17歲。
2)為申報人的兒子、女兒、繼子、寄養子女、兄弟、姊妹、同父異母兄弟姊妹、同母異父兄弟姊妹或其後代。
3)被列為申報人報稅表中的受撫養人。
4)在2024年內有超過一半的時間與申報人同住。
5)未支付自己超過一半的生活費用。
6)為美國公民、美國國民或美國稅務居民。
7)在報稅截止日期(含延期)前持有有效的社會安全號碼。
在2024年符合資格且有三名或以上子女的家庭,可申請的「所得工資稅收抵免」最高為7830元,而沒有子女的符合資格勞工最高則為632元。
另外,新手父母也可申報子女及受撫養人照護抵免,來減輕托育費用負擔。家中有一名年齡未滿13歲符合資格的子女可抵免3000元;兩名或以上符合資格子女則可抵免6000元。另外,一些扣除項目,例如學生貸款利息被視為「在所得總額前扣除」,因此不需要逐項列舉申報。
5.錯過最大化IRA的機會
2025年4月15日是向傳統IRA或Roth IRA繳款並仍可計入2024年度稅務的最後一天。一般民眾最多可繳納7000元,如果在2024年已年滿50歲以上,最多可繳納8000元。如果有健康儲蓄帳戶也可在報稅截止日前為2024年繳款。在2024年,如果是個人保險,最多可向HSA繳納4150元,若是家庭保險則可繳納最高8300元。
6.輸入錯誤資訊
即使計算再怎麼精準,還是有可能在填寫妻子的社會安全號碼時不小心將兩個數字對調。或明明只有三名受扶養人卻錯輸為四名。巴斯克建議,若使用逐項扣除,需仔細核對在慈善捐贈、醫療支出上輸入的金額,同時也別忘了正確填入先前已預扣或預估稅款繳納的稅額。
7.未告知國稅局如何處理退稅
如果沒有向國稅局或報稅服務提供者提供銀行帳戶與匯款資訊,就必須等六至八周才能收到紙本支票,但國稅局表示,如果選擇直接存款,最快能在21天內收到退稅。
8.沒有簽名便寄出報稅表
完成報稅表後必須在上面簽名,數位簽名或手寫簽名都可,如果是共同申報,夫妻雙方都必須簽名。國稅局提醒納稅人,未簽名的報稅表視同無效。
另外,別忘記在2025年4月15日前點選「送出」電子檔或將郵件寄出。巴斯克提醒,在國稅局確認收到報稅表之前都還不算報稅結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