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大阪世博 出發前掌握這些必知重點

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Osaka Expo)在4月13日開幕,超過1萬人齊唱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慶祝這個為期6個月的盛會開始,日本希望藉此將因緊張局勢與戰爭而分裂的世界團結起來。美聯社報導,以下是參觀大阪世博前需掌握的重點:
大阪世博主題
大阪世博場地在夢洲(Yumeshima),是大阪灣一個由工業廢棄物填埋的人工島,今年來自160多個國家、地區和組織的參展者將在約80個獨立展館內展示他們新奇的展品。
本屆世博會主題為「讓生命閃耀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是大阪繼1970年後第二次舉辦世博會,當時曾吸引6400萬名參觀者,創下2010年上海世博前的紀錄。
主辦單位預計至10月中旬將有2800萬名參觀者,不過目前門票銷售速度緩慢,預售票約900萬張,未達1400萬張預期目標。從仙台前來的大輝千葉(音譯,Daiki Chiba)表示,上屆大阪世博距今已有55 年,「我一直期待著它」。許多參觀者帶著吉祥物「脈脈」(Myaku-Myaku),或興奮地穿著與「脈脈」紅、藍、白顏色相符的服裝。
大阪世博舉辦意義
新冠疫情期間,日本勉力舉辦了沒有觀眾的東京奧運。大阪世博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三年、中東衝突未歇、川普總統關稅戰引發全球貿易動盪與經濟衰退陰霾下揭幕。
日本首相石破茂將全球緊張局勢視為「國家危機」,並表示川普的關稅,尤其是對汽車徵收25%關稅,將對所有產業及日本經濟造成打擊。不過,日本仍希望化壓力為機會。
大阪世博發言人吉村幸子表示,此刻舉辦世博會,時機十分恰當,可能有助解決世界分歧;她相信會對國際關係帶來更強大的改善力量。
關於大屋頂環
由建築師藤本壯介所設計的巨型建築物「大屋頂環」(The Grand Ring),是環繞展區的格狀木造建築,高20公尺(65英尺),周長2公里(1.2英里)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大的木製建築」。
這座造價高昂的環形建築佔世博總開支2350億日圓(16.4億美元)的14%,曾引發輿論批評。主要由於日圓走勢疲弱,導致施工延誤,總成本比最初預算增加近一倍;包括尼泊爾、印度、越南和智利在內的幾個展館都沒有為開幕做好準備。
大量使用雪松、檜木、蘇格蘭松的「大屋頂環」,有部分建材可重複利用,呼應了創造永續未來的主題。
哪些亮點不能錯過
機器人和飛行汽車等尖端科技展品,以及Hello Kitty和「機動戰士鋼彈」(Gundam)等流行文化,都是亮點之一。
來自紐西蘭的羅瑞·席薇斯特(Laurel Sylvester)表示,展館看起來都很驚人,她的家人對海洋永續發展很感興趣,因此計畫參觀由建築師阪茂與設計師原研哉操刀的「藍色海洋圓頂館」(Blue Ocean Dome)。她說,孩子們也超興奮能與大鋼彈和一些有趣的科技發明合照。
由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iPSC)製成的小型人工心臟,在日本健康照護館噗噗地跳動;在未來生命館,參觀者可以與機器人互動。在1970年世博會引起熱議的「人類洗澡機」,經高科技改造後再次亮相。
美國館以太空旅行為主題,轟動1970年世博會、由阿波羅12號帶回的月球岩石也再次展出。同樣以太空科技為主題的中國,則展出了其登月任務攜回的土壤樣本。
烏克蘭館掛著「非賣品」(Not for sale)的標誌,並用藍黃色國旗裝飾,它的地球儀和其他附有條碼的物件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透過掃描條碼,可以觀看展示戰爭時期人民生活和重建努力的影片。
什麼是「脈脈」?
想知道有著神秘笑臉、歡迎訪客到來的吉祥物「脈脈」是怎麼誕生的嗎?
大阪世博稱,這個想像中的生物是由關西地區一處泉水中的細胞和水的融合物;紅色部分,象徵生命最基本的細胞單位;藍色柔軟的身體,則代表生命之源的水。這個友善但故意「世界醜」的角色,能變換多種形狀,並有能力在雨後找到彩虹。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