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巴黎左岸 感性浪漫充滿藝術氣息
巴黎是一座城,你可以一來再來而不會厭倦的一座城。在地圖上,可以看出塞納河把巴黎一分為二:南邊是左岸,北邊是右岸。然而,這左、右兩岸,有著迥然不同的法式腔調。左岸充滿藝術氣息,右岸則是經濟中心。所以,人們常說「左岸用腦,右岸用錢」。右岸是巴黎理性、物質的部分,左岸則是巴黎感性、浪漫的部分。我們的左岸遊開始了。
花神咖啡館 左岸文化座標
想著早一點感受左岸浪漫氣息。早餐就來到久負盛名的花神咖啡廳。自從看了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巴黎就是我旅行清單的下一站。一路上盡情欣賞從右岸到左岸的城市風光,有意無意地找尋電影開頭差不多四分鐘的鏡頭。伍迪把他自己對巴黎的愛和內心的詩意世界轉換成鏡頭裡的現實巴黎。他說《午夜巴黎》是他寫給巴黎的一封情書。那些晨光裡、雨慕中、星光下的巴黎街頭。左岸的咖啡廳、塞納河、石板路,我們一路欣賞和驗證名家的鏡頭切換。
花神在繁忙的日爾曼大道上。露天座位很受歡迎。啜著咖啡,吃著早餐,看著街景。偶有帥哥美女飄過,非常享受。進了花神,絳色的高靠背沙發座、低矮些的木椅子、白米色的牆、像淡淡貝殼色的地面,一片暖意的裝飾風格。金色鑲嵌的圍欄、把手和裝飾,給這股暖意添了貴氣。在這裡一不小心就坐了當年海明威坐的椅子、沙特寫作時的燈下、畢卡索發呆的視窗。
這裡的餐單一百年來沒太大變化。經典的奶油咖啡、鬆酥的羊角包幾乎是每桌必點。品著咖啡,想像著這樣的場景:二戰期間,巴黎淪陷,波娃走進花神,邂逅了剛從德軍戰俘營放出來的沙特。於是,他們在這裡聊天、會客、寫作、抽菸,在這裡談情說愛。在這裡,波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女客》,沙特出版了著名的《存在與虛無》。之後的歲月,服裝設計師聖洛朗、紀梵希、拉格菲爾德都是花神的常客。還有繪畫大師,如畢卡索,帶著他的「私人繆斯」朵拉.瑪爾來到這裡。
一百多年來,看與被看,是巴黎咖啡館的遊戲和情趣。想像別人的生活,也被別人想像。真的不知在這裡可能偶遇怎樣的名家。
奧塞、羅丹兩館 藝術寶窟
離開花神,直奔心心念念的奧塞美術館。這裡收藏著米勒、梵谷、莫内、雷諾瓦等藝術巨擘的真跡。
巴黎三大博物館之一,它坐落在左岸,隔著塞納河與羅浮宮、杜樂麗花園和橘園美術館對望,是來巴黎自由行不可缺的觀賞點。整個奧塞美術館的外觀是由舊的火車站改建,壯觀而又不失古樸。
進館之後,直奔五樓。因這裡有鎮館之寶-梵谷的《隆河上的星夜》。自從在紐約看了《身臨其境-梵谷藝術展》,被他的畫作打動。似乎在某個平行空間和他有了心靈之約。到歐洲旅行,只要有梵谷畫作的博物館,都要去打卡、欣賞。
《隆河上的星夜》安靜地掛在梵谷展廳的一面牆上。這幅畫是梵谷最早以星夜為主題創作的作品,畫的是亞爾的隆河夜景。在他精神較為平靜的這段時期,作品中更多地呈現出畫家內心的感動和渴望--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分享情感、渴望擺脫孤寂、渴望有人如星辰般打破深沉的夜空、渴望暗夜中有燈火照亮前行的路。
奧塞美術館 賞印象派名作
在同一展廳又欣賞了梵谷的其他幾幅:《在亞爾的臥室》、《自畫像》和《銅花瓶中的皇家貝母花圈》。有點小遺憾的是,著名的《嘉舍醫師的畫像》被別的博物館借走了,沒看到真跡。還有其他後印象派大家的名作品,莫内的《草地上的午餐》、《睡蓮》,還有塞尚的《農家庭院》。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它一反後印象派大師徬徨憂鬱的腔調,畫作上人物多,色彩鮮豔,給人一種娛樂感。在這幅畫上色彩和人物的表達具有層次感,又增添了歡快律動的感覺。是雷諾瓦出名作,也是他的經典之作,1990年紐約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7800萬美元。
不能錯過的是博物館裡有個巴黎觀景台,是它的鐘樓。在五樓印象派廳的入口,可以透過鐘樓的縫隙,巴黎蒙馬特高地景色一覽無餘。
離開奧塞美術館,直奔羅丹美術館。這一天,我們的行程與做攻略時計畫不一樣。因為第二天是法國全國博物館工人工會罷工,巴黎城大小130多家博物館全部關門。所以遊羅丹美術館就比計畫提前。
羅丹美術館 感受雕塑張力
馬不停蹄從奧塞美術館步行到羅丹美術館,陽光正好。羅丹美術館所在的畢宏宅邸,是一座18世紀法國宮廷式大宅。羅丹曾在此居住過一段時間。不久後他便把自己的全部財產和作品捐贈給法國政府,1916年畢宏宅邸和花園被改建為羅丹美術館,向公眾開放。
進了大宅,仿佛走進了偉大雕塑家的工作室。他的雕塑、手稿、銅版畫、素描等作品。井然有序地陳列在不同的展廳。
與其他博物館不同的是,羅丹美術館除了室內展館外,還有一個美不勝收的花園。法國風格的花園裡,種植了許多綠樹、灌木及玫瑰花等。遊人在園中徜徉,賞心悅目。
羅丹較具代表性的傑作都安置在花園內的各個角落,和諧地納入自然景觀中。羅丹把對藝術的熱愛和激情注入青銅、大理石等素材裡,讓每件作品都擁有自己的生命,讓雕塑成為表達思想的載體,而不再是單純的裝飾品。
在庭院的縱深處,有一座巨大的雕塑門《地獄之門》。描繪了但丁《神曲》中的地獄場景。他運用了豐富的細節和細膩的情感表達,使得雕塑作品充滿了戲劇性和張力。
無論是《思想者》、《吻》、還是《行走之人》,他的作品如此貼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情感,捕捉那些歡樂、憂愁、痛苦及沉思的片刻時空,美的是那麼自然,令人不忍呼吸,免得驚擾了沉睡在作品裡的靈魂。
隔岸觀莎士比亞書店、聖母院
離開羅丹的美妙藝術,往塞納河方向走,不能錯過的是莎士比亞書店。並不出眾的門面,百年未變的綠色外牆,狹小的店內空間不能阻擋前來朝拜的人們。它曾經的一眾顧客讓這間書店真正成為英美文學和現代主義在巴黎的中心。有人在尋找書,有人在尋找傳說,那些關於王爾德、海明威,還有費茲傑羅的傳說。
跨過離書店不遠的雙倍橋,就來到了夾在塞納河左、右岸之間的西岱島。這座小島幾乎見證了法蘭西民族的全部歷史與滄桑。而屹立島上的巴黎聖母院就是歐洲中世紀最鼎盛的卡佩王朝的產物。雖然在2019年遭受了大火的洗禮,教堂中庭的哥德式尖頂坍塌,四周被圍起來。可仍無法阻擋來自世界各地前來朝拜的人們。
教堂的正立面已經精采絕倫,從圍牆上的失火前的照片可以看出,教堂的側面也可以看到那個與正面同樣大的玫瑰花窗,還有高高的塔尖。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再展它的靈動與精采。站在它面前,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相信未來的某一天,走進聖殿,去點燃那只屬於我們的蠟燭。
一步一回頭離開聖母院。回望左岸,依依不捨。左岸有無數種傾向,因而迷人。輝煌如巴黎聖母院,細小如莎士比亞書店,毫無違和感。隔水相看,都是彼岸。
在《流動的盛宴》中,海明威說,巴黎永遠沒個完。左岸亦如此。左岸有一種腔調,混著18世紀的歌劇、啟蒙主義的花火、美國民主的願景、法國大革命的狂熱,混著蕭邦憂鬱的腳步聲、梵谷指間油彩的氣息,染著主教袍服上的絳紅、映著巴洛克畫風的金色,混著一顆來自中世紀塵埃的溫度……沒完沒了的左岸腔調。
溫馨提示:
1.如果您喜歡去博物館,請在網上預約時間並訂票。
2.法國是個常有工會罷工的國度,行前請留意罷工信息,而且要有備用計畫。如果如約到了博物館門口才知道當天有罷工,請立即訂第二天的票,然後執行備用計畫。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