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嚴重車禍後感恩生命 密州男划獨木舟航行6000哩「大環」

川普提名避險基金富豪貝森特出任財長

談藝/藝術歌曲「秋水伊人」 被英譯誤解的意境

電影「古塔奇案」劇照。(取自豆瓣電影)
電影「古塔奇案」劇照。(取自豆瓣電影)

歌曲屬於藝術產品為人所盡知。但有趣的是:被列入藝術範疇的歌曲中竟然還有一類被特別稱之為藝術歌曲的。這倒不是說其他歌曲不是藝術,而是說那些被稱為藝術歌曲的作品有別於一般的民謠、流行歌曲,或其他政治鼓動歌曲。藝術歌曲反映了詞、曲創作者內心深處向上的境界、藝術情趣和藝術志向,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中的真、善、美。在中國,許多藝術歌曲就是為優秀的詩、詞譜寫的,歌詞本身就是美的載體,這就要求表演者除開著力於唱功錘鍊以外,對歌曲意境的總體掌握以及對歌詞的理解都要準確到位,若對詞意理解膚淺,生吞活剝,甚至連曲名的含義都弄不請,再好的藝術歌曲的藝術含量也會被他們的表演打了折扣,更不要指望走向世界了,華人熟知的名曲「秋水伊人」的境遇就是一個例子。

「秋水伊人」詞曲作者賀綠汀。(取自邵陽市人民政府網站)
「秋水伊人」詞曲作者賀綠汀。(取自邵陽市人民政府網站)

電影「古塔奇案」演員兼主題曲「秋水伊人」演唱者龔秋霞。(本報系資料照片)
電影「古塔奇案」演員兼主題曲「秋水伊人」演唱者龔秋霞。(本報系資料照片)

1937年 賀綠汀創作

「秋水伊人」是作曲家賀綠汀在1937年為電影「古塔奇案」創作的插曲,全曲分(上)、(下)兩部分,分別為「懷念丈夫」以及「懷念母親」,但旋律相同,該曲由片中女主角鳳珍(歌星龔秋霞扮演兼演唱)和鳳珍的女兒(仍由龔秋霞演唱)唱出。歌詞無涉國家興衰的宏旨,只反映在動亂的社會中惡勢力當道,劇中人一家遭遇的不幸,但由於遣詞優美典雅,譜曲淒楚動人,隨電影「古塔奇案」一經上演,即獲轟動效應,迄今已逾87年,仍被尊為藝術歌曲中的標竿。遺憾的是世人對其曲名「秋水伊人」的理解多有望文生義,因此也累及對相關歌詞的理解,損蝕了全曲內在的美意,以至於在翻譯到英語時也迷失方向譯成令人不解的字句,本文就為辨正該曲的意思而寫。

以下是歌詞全文:

秋水伊人 (上)

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

更殘漏盡,孤雁兩三聲。

往日的溫情,只換得眼前的淒清,

夢魂無所寄,空有淚滿襟。

幾時歸來呀,伊人喲,

幾時你會穿過那邊的叢林。

那亭亭的塔影,點點的鴉陣,

依舊是當年的情景。

只有你的女兒喲,已長得活潑天真。

只有你留下的女兒喲,來安慰我這破碎的心。

秋水伊人 (下)

望斷雲山,不見媽媽的慈顏。

漏盡更殘,難耐錦衾寒。

往日的歡樂,放映出眼前的孤單,

夢魂無所依,空有淚闌干。 

幾時歸來呀,媽媽喲,

幾時你會回到故鄉的家。

這籬邊的雛菊,空階的落葉,

依舊是當年的庭院。

只有你的女兒喲,已墜入無底的深淵。

只有你被棄的女兒喲,在忍受無盡的摧殘。

現在細究曲名「秋水伊人」的意義,網路上流行的解釋是:「思念中的那個人」;「面對澄澈的秋水在思念親人的那個人」;還有進一步解釋的:「秋水是秋天的水,代表了清澈/明亮,伊人則代表美麗溫柔的女子」;更有引用中國古代《詩經》中的《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為「秋水伊人」之句做圖解。

相似地對全曲的(上)起始的一句:「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的解釋是「把秋天的水塘都望穿了,我想念的人連影子也沒有出現」。在這類解釋的影響下,幾乎所有的「秋水伊人」碟片商都將水塘秋景或在水邊遠望的女人作為碟片封面推銷,更有碟片商稱該曲為「民國情歌」,並同曲名「秋水伊人」一起翻譯成英語:「Shanghai Love Song: The Beauty at Autumn Water」,再配以秋天的池塘,還漂著一條小船,以立體地增加曲名的美感,也更明確地宣告:「秋水伊人就是在讚頌秋水的美」。對此本文坦白說:大大的誤會了,這些廣告式聲勢非常有礙於對「秋水伊人」曲意境的理解。

秋水非水 伊人未必女性

首先需要扭過來的是:曲名「秋水伊人」中的「秋水」,或全曲第一句「望穿秋水」中的「秋水」二字同「秋天的水」或「秋天的水塘」毫不搭界!電影中那兩位女人向親人哭訴的現場也不是在水塘邊,都是在她們的臥室中,那裡根本沒有水,她們也沒有做任何遠望的動作。其實曲名中的「秋水」指的是「女人的眼睛」,更指「女人帶有期盼的眼神」,常見的詞彙如:「秋波頻傳」,「暗送秋波」等,它們當然不能被解釋為「不停地送來秋天的水波」,或「暗地裡送來秋天的水波」,而是指「一位女人頻頻地送來含情脈脈的眼神」;那歌中「伊人」一詞是指被思念的人,但不專指女人,也可是男人。因之「秋水伊人」意思是:「一個眼神充滿憂傷期盼的女人在向(遠方的)親人的哭訴她所遭受的不幸」。由此也明白歌起始的一句「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就不能理解為「在秋天的水塘邊思念遠方的親人」,而是:「(一個傷心的女人)兩眼都快望穿了,被思念的人還沒有出現」之意。

其實曲名「秋水伊人」中「秋水」這個詞彙,或「望穿秋水,不見伊人倩影…,空有淚流滿面」這類句型,不是賀綠汀首創,最晚明朝蒲松齡在他的《聊齋誌異》中《鳳陽士人》篇在寫到一個翹首盼望丈夫歸來的女人但未見蹤影而極度失望時,就用了「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之句。賀綠汀將它引用到電影「古塔奇案」中,讓遭人欺凌萬念俱灰的一個女人清唱此曲向遠方親人哭訴自己墜入絕望深淵的命運,非常到位,惜乎長期以來在提到「秋水伊人」這首歌時,有些學者總是望文生義地將曲名中的「秋水」以及歌詞起始的一句:「望穿秋水」總是往「秋天的水塘」靠攏,「秋水伊人」全曲就被如某些碟封面上畫的那樣望文生義地解釋為水塘邊的女人,遺憾之極。

網路上也有對「望穿秋水」做理性解釋的,如引用王實甫《西廂記》中「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等名句對望穿秋水做解釋的,但現實中畢竟「人多熱氣高」,大量的以秋水邊遠望為背景的「秋水伊人」碟片已成了理解該曲的輿論導向,把秋水伊人解釋為「秋水」 加「伊人」的成了理所當然,甚至還至出現了「秋水伊人」 如下的英譯:「My Beloved On Parting Water」;全曲第一句「望穿秋水」被翻譯為「Looking far out on parting water」。

「秋水伊人」曲譜。(取自豆瓣電影)
「秋水伊人」曲譜。(取自豆瓣電影)

英譯無法讓讀者理解

這樣的英譯,英語世界中的讀者是弄不懂的:因為把它們翻譯回來就分別成了「我的親人隔水相望」以及「遠望在水的一方的親人」,這同它們的原意:「一個眼神充滿期盼的女人在向(遠方的)親人哭訴遭受的不幸」以及「一個傷心的女人兩眼都快望穿了,被思念的人還沒出現」相去太遠了,更阻礙了美麗優雅的「秋水伊人」跨出國境線。

這件英譯本是「秋水伊人」迄今唯一的一件英譯版本,影響重大,然而它是在含有錯誤唱詞的「秋水伊人」為藍本翻譯的,例如(上)中「亭亭的塔影, 點點的鴉陣」之句唱成為「亭上的塔影,點點的鴉陣」,但「亭亭塔影」同「亭上塔影」完全兩回事;該唱本的(下)中的「夢魂無所依,空有淚闌干」之句錯唱成「夢魂無所依,空有淚欄干」。「闌干」在古語中是眼眶之意,它同欄干無關。

趁寫此文之便,對「秋水伊人」的文字做些評論:全曲文字結構精煉,遣詞典雅:例如,在他的(上)中,詞組「更殘漏盡,孤雁兩三聲」、「往日的溫情,眼前的淒清」、「亭亭塔影,點點鴉陣」…。全曲的(下)中,「夢魂無所依,空有淚闌干」、「籬邊的雛菊,空階的落葉」…,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 然而最美的還是它那個含而不露的標題--「秋水伊人」。

若把一件文字作品配上一個合格的名稱也被視為一種翻譯,那「秋水伊人」這個標題就把全曲的內涵「信、雅、達」地「翻譯」進只含四個字的一個短句中,由它來調動欣賞者追蹤全曲蘊含的美的動力,這是那種一看題目即知內容的標題無法比擬的。

電影「古塔奇案」海報。(取自豆瓣電影)
電影「古塔奇案」海報。(取自豆瓣電影)

「秋水伊人」是電影「古塔奇案」唯一的插曲,也是它的主題曲。那電影講的是民國初建年代,軍閥混戰、吏治腐敗、基層政府管理無方,地方上惡勢力當道的基層社會生活狀態,它的主題曲「秋水伊人」中母女倆唱的:「幾時歸來呀,伊人喲!」,「幾時歸來呀,媽媽喲!」就是那個時代底層老百姓吶喊的藝術化凝聚,因之若拿「秋水伊人」這個曲名作為該影片的名稱,也應該是對影片中老百姓呼聲最藝術化的凝聚。 

「Waterloo Bridge」中譯名為「魂斷藍橋」。(取自IMDb)
「Waterloo Bridge」中譯名為「魂斷藍橋」。(取自IMDb)

「Rebecca」中譯名為「蝴蝶夢」。(取自IMDb)
「Rebecca」中譯名為「蝴蝶夢」。(取自IMDb)

「Great Waltz」中譯名為「翠堤春曉」。(取自IMDb)
「Great Waltz」中譯名為「翠堤春曉」。(取自IMDb)

事實上「古塔奇案」上映後幾年,中國相繼引進的外國影片,諸如「Waterloo Bridge」、「Great Waltz」、「Rebecca」…等,它們進入後都得到一個能提煉影片精神的中國名稱:「魂斷藍橋」、「翠堤春曉」、「蝴蝶夢」…,的確比在它們自己的國家直來直去的名稱更美也更傳神。

如此,「古塔奇案」主題歌的曲名「秋水伊人」也可被理解為電影「古塔奇案」的一個更為藝術化、也更傳神的名稱。希望上面所寫,能為世紀名曲「秋水伊人」撣去長期來某些誤解,誤唱留下的遺憾。

華人

上一則

移民專頁/申請工作許可證 遇2情況

下一則

移民專頁/國外申請EB-1A 可指定計畫居住州為工作場所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