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移民執法下 華人真的安全嗎?

如今ICE的大規模執法,影響到的不只是犯罪分子,而是所有外表「長得不像美國人」的所有族裔。美國社會長期以來將亞裔、尤其是華人,塑造成「模範少數族裔」,認為華人勤奮、守法、經濟成功,不需要政府或社會的特別關注。然而,當移民執法機構加強行動時,這一形象不僅無法保護華人,反而進一步忽視華人的權益。
▼收聽「紐約客談」:
數十萬移民居住在美國卻沒有合法身分,其中當然包括許多不論是合法還是非法入美的華人。但與拉丁裔或非洲裔相比,華人無證移民卻較少被主流社會關注。一部分原因源自許多人誤以為華人不會面臨移民危機,甚至假設華人移民大多擁有高技術簽證或經濟資源。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又有多少人透過觀光名義前來,卻透過轉申庇護等待期「黑」在各大華社,輾轉在超市、餐館、按摩店刻苦求生,只為尋求更好的生活或為下一代開闢更好的道路,這些人究竟算是非法還是合法?
況且,即使是持有合法身分,也無法免於種族歧視帶來的執法風險。有些人持有完整證件,仍被要求提供額外證明,更不用提在學校因父母是移民而遭受霸凌的無辜孩子們,都一再凸顯移民執法的結構性問題。基於膚色或口音而遭受額外審查本就是一種歧視行為,即使配合執法人員的要求,這種對特定族群的選擇性盤查,仍無法掩蓋其中隱含的不公平,且人們本就不應該被迫在「配合」與「抗議」之間做選擇。
執法模式往往以「假設有罪」為前提,並且高度依賴種族特徵來決定盤查對象,這與司法公正原則相悖。當移民政策的執行基於種族刻板印象,而非合法與否的客觀標準時,即便信誓旦旦自己是合法在美國工作不怕被抓的人,也難保哪天會隨機被執法人員選中,成為移民機構眼中的「他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