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亞當斯躲過司法關 能過選民關?

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圍繞在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身上的官司鬧劇終於在整整半年後告終。不過,擺脫司法枷鎖只意味著這名爭議市長免於獲罪、平安落地,至於連任,競爭對手們顯然不會放棄這種攻擊亞當斯的良機,而在紐約這樣一個移民眾多、擁抱進步價值的城市,一個把自己跟川普政府綁定起來的人,想必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從東方權謀的角度看,川普政府挾亞當斯以令紐約的計謀不可謂不高明。一方面,用撤案作為誘餌,令這位全美權力最大的市長臣服並為己所用。另一方面,也給其他仍舊堅持庇護原則的州、市主官做個示範:如果像亞當斯一樣跪下,胡蘿蔔是有的;倘若不屈,司法部的大棒也隨時恭候。
假如翻看中國歷史,歷代強勢君王對臣下的成功駕馭,手法其實都與此大同小異,甚至川普政府巧妙利用前任遺留的未結案件做抓手的策略,也頗有些「四兩撥千斤」的東方哲學性。
可惜,美國不是東方。川普幕後的高人可以極限玩弄法律的極限,但無法改變地方官員出自民選而非皇帝任命的憲政安排。為亞當斯脫罪,可以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司法部拿出的「為了讓他配合移民執法」,實在不顧吃相。這等於昭告天下:我們在赤裸裸地進行利益交換。
當雞蛋價格有增無減、經濟股市一地雞毛、移民執法逐漸蓋世太保化的當下,用這樣一個拙劣的理由放生僅剩不到一年任期的亞當斯,也許只會適得其反。畢竟司法講究疑罪從無,但選民可以自由心證。亞當斯低至掃地的民調結果,還有左派民粹代表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的爆紅,都說明了一些問題。別忘了,這裡是紐約,不是阿拉巴馬。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