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指不必向台日韓待遇致歉 稱「犧牲美國變繁榮」

防逃票 紐約20地鐵站將測試門式驗票閘

川普關稅威脅 中學者:來玩「打地鼠」遊戲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學者分析,中國可以在第三國重建供應鏈,因此中美未來可能「表面脫鉤」,實際上供應鏈「只會拉長」。(新華社)
學者分析,中國可以在第三國重建供應鏈,因此中美未來可能「表面脫鉤」,實際上供應鏈「只會拉長」。(新華社)

距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重返白宮僅剩不足兩個月,他持續不斷的關稅威脅,已經讓美國企業感到不安。美企正趕在川普上任前,忙於囤積中國進口商品。有學者分析認為,中國可以在第三國重建供應鏈,因此中美未來可能「表面脫鉤」,實際上供應鏈「只會拉長」。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認為,從表面上看,它們確實在脫鉤,中國越來越難以直接向美國出口最終產品。「但如果深入研究,就會發現第三國在採購中國原材料、在當地加工和向美國出口最終產品方面發揮著更為突出的作用。」他補充說,「中國製造」仍將不可動搖。

徐天辰稱,中國可以在第三國重建供應鏈,和動輒手舉關稅大棒的美國來一場「打地鼠」遊戲。他指出:「供應鏈的規模和複雜性將壓倒美國監管機構……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了脫鉤的大部分成本,這代表企業的營運成本更高,家庭的生活成本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日報本月早些時候報導稱,面對川普的關稅威脅,美國企業正在重拾他們在川普第一任期內用過的策略,在關稅生效前囤積中國進口商品。同時,美企還在考慮其他應對措施,包括提高產品價格、轉移供應鏈等。

報導提醒稱,川普首個任期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後,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占的市占已從2017年的22%,下降到2023年的約14%。但是中美之間不斷上升的關稅對於遏制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總體貿易逆差或中國的總體貿易順差「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中國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目前美國也仍是中國商品的最大買家。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約430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電腦和電子類產品占了最大份額。

報導指出,關稅不是由出口商支付,而是由進口產品的企業支付。經濟學家表示,這些企業通常會通過提高價格,將大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名美企代表談及特朗普提議的關稅時說:「我感覺我們受到了懲罰,我們在國內無處可逃。我們別無選擇,真的,只能付錢給他們。」

關稅 供應鏈 川普

上一則

CBS:4決戰州最低工資仍是7.25元 遠遠趕不上通膨

下一則

惡意攻擊DeepSeek激增 中國資安專家:IP皆在美國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