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 道指漲逾250點

南加高中驚爆持刀殺人案 14歲男生身亡2人受傷

受到「中國震撼」衝擊的美國社區雖有復甦 勞工卻沒有

聽新聞
test
0:00 /0:00
WSJ報導,以製造業為經濟命脈的各地社區遭受「中國震撼」(China Shock)重挫。路透
WSJ報導,以製造業為經濟命脈的各地社區遭受「中國震撼」(China Shock)重挫。路透

華爾街日報(WSJ)3日報導,廉價中國商品25年前大舉進入美國,以製造業為經濟命脈的各地社區遭受「中國震撼」(China Shock)重挫,非營利機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公布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者亞瑟(David Autor)最新研究顯示,遭受「中國震撼」的許多地點如今已經復甦,但受到衝擊的勞工卻仍未擺脫陰影。

亞瑟與另外4名經濟學家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震憾」對美國東南部與中西部製造業重鎮影響最大,新冠疫情發生之前的幾年間,許多受到衝擊的地點已經恢復,但受到衝擊的勞工則沒有。

亞瑟說,對於研究結果看到「非常詫異」,結論與研究假設截然不同。

報導指出,中國對美國勞工的影響,迄今在美國政治都是關鍵因素。隨著中國製造電動車以及可再生能源裝置的崛起,拜登政府擔心「中國震憾2.0」(China Shock 2.0)出現而設下貿易壁壘。川普總統1日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加徵關稅,並說可能會有短期影響,但民眾都能理解。

根據亞瑟等學者從2011年開始的長期研究,中國勞工成本極低,美國製造重鎮無力競爭,結果出現高失業率與低薪現象,靠糧食券(food stamps)生活的勞工變多,更多民眾申請殘障津貼,單親家長比例提高,兒童貧窮率增加,人口死亡率上升。

亞瑟與賓州大學教授塞斯勒(Brad Setzler)、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經濟學家瓊斯(Maggie Jones)、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教授杜恩(David Dorn)、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授韓森(Gordon Hanson)在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中,分析全美勞工在2000年到2019年的20年裡的就業與收入紀錄。

研究報告指出,受到「中國震憾」的社區經濟從2010年開始復原,例如北卡羅萊納州希克瑞(Hickory)、喬治亞州道爾頓(Dalton),但背後原因並不是製造業東山再起,而是醫療、教育、零售與餐飲業擴大規模之賜。

受到「中國震憾」衝擊的製造業勞工大多是美國土生土長、沒有大學學歷的白人與非洲裔男性,這批勞工即使還能在製造業保有飯碗,薪資則變得停滯不前。塞斯勒指出,這些勞工雖然有著豐富經驗與資歷卻沒能升遷,「對他們來說,機會完全消失」。

研究報告發現,因為「中國震憾」衝擊而失業的許多勞工並沒能轉行,製造業勞工即使受到衝擊失業,遷居機率也相對較低,如此狀況與經濟學家原本預期剛好相反。

報告指出,社區歷經「中國震憾」打擊而恢復之後,服務產業新職缺並不是由先前失去工作的製造業勞工填補,而是變成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與合法移民的第一份工作。受到衝擊的製造業勞工由於年歲增長,如今大多已經退休,亞瑟說,對這群勞工來說,「世界已產生了巨大變化」。

勞工 拜登 人口普查

上一則

CBS:4決戰州最低工資仍是7.25元 遠遠趕不上通膨

下一則

川普會見首相石破茂 日允對美投資增至1兆美元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