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對等關稅最快周二晚上出爐?川普點出這兩個時間

義大利17輛特斯拉被燒毁 馬斯克:恐怖主義

川習再度貿易過招 但中國經過十年生聚已非吳下阿蒙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根據顧問公司估算,截至今年底,中國生產的晶片僅能滿足約30%的需求,仍遠低於原訂70%目標。(路透)
根據顧問公司估算,截至今年底,中國生產的晶片僅能滿足約30%的需求,仍遠低於原訂70%目標。(路透)

在中國一天的生活可能是這樣開始:從床上爬起來,拿起華為智慧手機瀏覽微信。然後駕著比亞迪(BYD)電動車去火車站,再搭上國造高鐵飛速抵達目的地。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能電廠、太陽能發電站及風機供應一切所需電力。

也就是說,從諸多方面來看,中國自給自足的努力已看到了成果,在美中緊張關係升溫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此推動多年。北京方面已向重點產業投入數千億美元,特別是在高階製造領域,同時敦促業者配合。

如今,中國不再依賴外國企業提供機器人和醫療設備,中國製的太陽能板也正取代部分對進口能源的需求。此外,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成功發展,以及人工智慧(AI)新創企業DeepSeek的崛起,已引發外界對中國可能在某些尖端領域超越西方的疑慮。

在這些成就的背後,習近平也付出高昂的代價,大幅消耗了國家資源。根據華府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估算,截至2019年,中國每年在產業政策上的支出約為2500億美元。

道瓊社指出,大量資金被浪費在失敗的計畫上,特別是在先進半導體等領域,也凸顯中國產業政策所面臨的挑戰。

此外,龐大投資也在國際間引發問題。由於大量中國製的商品低價湧入海外市場,進一步加劇了貿易緊張。西方國家已採取行動,設法阻止先進晶片流入中國,而中國在某些高價值製造領域日益壯大的主導地位,預料將成為貿易摩擦的新焦點,在美國總統川普對北京強力施壓,情勢可能更加惡化。

不過,北京認為,將大量資源投入高階製造業和科技領域,有助於提升國家安全,並降低西方施壓的影響。即使因此忽視了若干經濟問題,且加劇和西方的緊張關係,中國領導人顯然認為,冒上這些風險是值得的。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Conference Board) 中國中心負責人裴睿東(Alfredo Montufar-Helu)說:「中國是否能承擔這樣的成本?在中國政府看來,他們是被迫承擔這個成本。」

早在2015年,習近平正式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展現自力更生的宏大願景。美方批評這計畫意在排擠外國企業,到了2019年,在美國壓力下,北京開始從官方報告中淡化處理「中國製造2025」,並表態願讓外國企業擴大參與中國供應鏈。不過,隨美中關係惡化,中國更加邁向自給自足。

據CSIS估算,「中國製造2025」中敲定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電動車,在相關產業支持的規模從2019年的150億美元激增至2023年超過450億美元。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統計,去年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中國乘用車銷售占比達到48%,總銷量接近1100萬輛。其中大多數電動車由中國本土品牌生產,像是比亞迪(BYD)與吉利。

政策制定者原本也提出,到2025年希望中國晶片需求能有七成由國內生產滿足。不過,根據顧問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估算,截至今年底,中國生產的晶片僅能滿足約30%的需求,仍遠低於目標。同時,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去年晶片進口額接近4000億美元,凸顯中國在晶片自給自足方面仍面臨極大挑戰。

AI領域的新創企業DeepSeek崛起,提供令中國由國家政策主導相反的範例。這家公司並非源自政府實驗室,而是由一位創設避險基金的數學天才所建立。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若能放寬對私營部門的監控,會更有助於推動經濟成長,並在對美國競爭中增強實力,同時避免由國家主導可能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電動車 晶片 習近平

上一則

川普祭關稅大棒 就任3周打擊超上任期 全球影響一次看

下一則

重申接管計畫 川普:巴勒斯坦人「無權」返回加薩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