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文字保留彈性 美國立場並未改變
針對美國國務院更新官網,台灣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認為,美國的立場並沒有根本性改變,只是文字上保留彈性空間,「台獨依舊沒有空間、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也沒有排除」。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則認為,穩定的中美關係態勢已形成,大局是可控的。
黃介正說,一些人看「刪除了」某個說詞,另一些人看到「和平、非脅迫」的方式,還有人看到「雙方人民接受」的立場,其實美國的立場沒有根本性改變;台灣不需要因一個美國政策文件而高興或氣餒,關鍵仍在於我們認定的「和平與穩定」是什麼。
黃介正指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力促美國表態「反對台獨」、要求美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脈絡下,如果民眾認為川普總統「故意」把「不支持台獨」拿掉,那想法就有些浪漫了;川普政府對於中方重申「不可逾越的紅線」知之甚詳。
針對北京釋出外長王毅跟美國務卿魯比歐可能在18日於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期間碰面,美台關係論述更新是否影響兩人見面?黃介正認為,美中兩個大國要針鋒相對的議題何其多,台灣是「核心問題」,但不是川普的「優先議題」。
包承柯認為,美國國務院官網表述出現變化並不代表美方改變了「不支持台獨」立場,未來也可能再澄清、更新。他分析,從美方在中美外長通話時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的基本立場來看,美國新政府對中政策上應不至於出現太大變化。
另外,從川普總統上台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到中方由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川普就職、王毅與魯比歐通話來看,兩國在關鍵問題上應已形成基本認識,穩定的美中關係基本態勢已形成。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長李振廣指出,中方不願看到美方把「不支持台獨」的論述刪掉,而川普政府對台政策還在調整,「這還不會是終點」,後續發展未必會如民進黨當局所願;他認為美方多次操作台灣議題,但「小動作」難以影響中國,不論美方如何改變,中方會按自己設定的方向前進,這也包括在對台政策上,將穩步推進「統一進程」、反對外部干涉,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台灣當局可能成為美國的棋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