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官網「不支持台獨」文字刪除 不代表川普心意
國務院更新官網上關於美台關係的內容,刪去「不支持台灣獨立」文字,在全世界正關注川普總統如何調停俄烏戰爭之際,國務院做出文字調整令人頗感意外。
從國務院事實清單(fact sheet)前後文來看,雖然官網內容有所不同,但仍重申「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可見美國的根本立場沒有改變,依然不支持台灣單方面宣布獨立。
川普上任初期,有兩大外交任務,一要鞏固美國在西半球勢力,二要調停以哈衝突和俄烏戰爭;美台關係乃至於台海議題,除了晶片、半導體之外,恐怕尚未出現在川普的雷達上。此番文字調整,或可視為由國務院主導。
川普此次用人都是自己定奪,其行政團隊似乎均充分獲得信任。國防部長赫塞斯日前出席北約會議,稱烏克蘭回到戰前領土不切實際,且不相信烏克蘭應成為北約會員;消息傳回美國,川普表示不清楚赫塞斯具體說了什麼,但贊同赫塞斯的想法。可見只要是符合川普「美國優先」大方向,川普未必過問細節怎麼執行。
國務卿魯比歐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就被視為對中鷹派,他也一直對美中競爭感到憂心,同時對台灣保持友善,但任國務卿後也不迴避過往立場,日前訪問瓜地馬拉還主動提及台灣和瓜地馬拉外交關係。
國務院調整美台關係文字內容,國務院主導的可能性高,一方面向台灣釋出善意,安撫民進黨政府近期可能對川普政府湧現的焦慮;另方面也保留文字上的彈性,為美方未來與中國談判時製造更多籌碼。當然,亦不能排除這是一齣川普對中國扮白臉、國務院負責扮黑臉的兩手策略。
台灣賴清德政府或可對這次的文字調整抱持樂觀態度,視其為美國國務院對台灣表達支持的訊號,但不可不察的是,國務院的動向未必能代表川普的真實心意。
川普今年重返白宮有意追求歷史定位,日前提出希望被後世記得是「和平使者」(peace maker),並預告將在國際情勢緩和後與中俄領袖會面,討論減少三方的國防支出;到時,台海議題會不會成為談判桌上的籌碼,恐不是國務院說了算。
拜登政府曾在2022年刪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及「美國不支持台獨」等文字,引發對岸強烈不滿;川普政府上台後出現同樣的操作,中方是否仍大動作反擊,還是象徵性譴責或選擇隱忍、有待觀望;中方態度,可視為美中今後關係的風向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