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戰延燒 54家中企遭美國制裁

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25日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上刊發兩篇公告,以違反美國國安和外交利益為由,一共制裁82間企業,其中有53位於中國和香港,另有一間位於台灣,預計28日生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不會允許對手利用美國的技術增強自己的軍隊,並威脅美國人的生命。」
被點名的浪潮集團在台灣的子公司,位於新北市板橋區,公司資本額約台幣1億元,業務涵蓋雲數據中心、大數據服務、商用軟體和企業資源規畫等。公司負責人林楷智,他在浪潮集團已任職24年7個月。浪潮集團(Inspur Taiwan)又名數字雲端有限公司(Number Media Ltd.和Digital Cloud Ltd.)及台灣浪潮-研發中心(Inspur Taiwan – R&D Center)。
台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將盡速調查,以了解上述個案營運情況,若違反相關規定,政府也會處理、懲處。
北京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5日回應稱,美方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以「危害美國國家安全、違反美國外交政策」為藉口,濫施非法單邊制裁,「是典型的霸權主義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企業的合法權益,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譴責。
他指出,中方陸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際安全概念,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濫用各類制裁清單,無理打壓中國企業。並警告「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其中一份公告,針對中國的AI大模型開發、伺服器以及超級電腦產業共12間公司,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寧暢信息產業,以及浪潮集團六間子公司,其中五間位於大陸和香港,一間位於台灣。他們被控為中國用戶開發先進AI、超級電腦和高性能AI晶片,「與中國軍事工業複合體關係密切」,其中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浪潮集團子公司。其他則因「助長未經保防管制的核子活動」或「彈道飛彈計畫」入列。
另一份公告列出70間公司,涉及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南非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其中42間是中國公司,包括賽澔儀器、安徽科華貿易、重慶西南集成電路等。美方指控相關大陸公司涉嫌獲取或試圖獲取美國產品,以支持大陸量子技術發展,而量子技術可用於軍事領域,認為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表示,對於民辦非營利組織被加入實體清單表示震驚,強烈反對這項毫無事實依據的錯誤決定,要求美國相關部門予以撤回。智源表示,作為非營利科研機構,一直堅持開源開放的原則,所有科研技術成果向全球公開共享,美國商務部的行為違背科技創新精神,嚴重損害全球AI領域的開放合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