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 WSJ:寄望川普當靠山 台灣信心增強

華爾街日報(WSJ)分析,川普總統上任時批評台灣、又撤回對烏克蘭支持,引發美國是否仍為台灣關鍵盟友的不確定性,但在台積電宣布擴大投資美國後,美台關係回暖,且華府近期加強施壓中國,讓台北當局對美方支持燃起新希望,愈來愈有信心擁有川普作為靠山。
美國近來持續切斷中國取得先進技術管道,在涉及台灣的公開評論措辭更加強硬,無疑將觸怒北京;阿拉斯加州長鄧利維(Mike Dunleavy)本月稍早造訪台灣,推動銷售天然氣計畫;川普政府2月也默默釋出先前凍結的8.7億美元對台軍事援助,派遣兩艘軍艦行經台灣海峽。
同時,美軍訓練人員審慎維持與台灣軍隊活動,美台政治接觸也升溫,白宮國安會、國務院及國防部官員都向台北當局釋出保證。
華盛頓郵報29日引述五角大廈內部文件指出,國防部長赫塞斯已重新調整軍事戰略,以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及強化美國本土防衛為最優先目標。台灣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柏鴻輝近日也來美出席F-16V交機儀式,象徵軍事合作持續深化。
這一切發展都顯示,在川普撤回對烏克蘭支持、引發美國放棄台灣的憂慮後,台北官員終於能愈來愈有信心認為,在北京加強壓制台灣時,台灣能擁有川普作為靠山。
一名資深台灣官員透露,美台關係氛圍最近幾周已大幅好轉,「雖不容自滿」,但「這是更容易推動未來合作的良好環境」。
報導指出,美台關係好轉,是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初與川普共同宣布擴大投資美國計畫之後。相較於之前強調台灣很靠近中國大陸,並且批評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國防支出也不足,川普最近幾周已軟化對台灣論調,在抨擊占美國便宜的貿易夥伴時,不再提及台灣,同時盛讚台積電,雖然他偶爾還是會抱怨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但也稱「我不怪他們,還要讚許他們」。
國防方面,台灣已迅速提高軍事支出,承諾今年底前將提高軍事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到3%,雖然仍低於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主張的10%,但已展現台灣將為自己承擔更多安全責任的決心。川普政府官員也愈來愈常談到,若縮減對烏克蘭的援助支出,將能轉向加強對台軍事支援,包含軍售與訓練。
不過部分人士仍憂心,美中之間可能出現某種「大交易」,包括美方承諾不再干涉台灣問題。一名台灣官員說,川普政府更在乎能從台灣獲得什麼。
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指出,台積電的美國投資案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川普先前對台灣的最強烈批評,讓美台關係重回正軌,「台灣對美國來說,是抗衡中國的關鍵戰略據點,但也可能成為美國為與中國互動所願意放棄的戰略負擔」,「台灣的重要性取決於美中關係走向,當美中關係惡化時,美國就愈可能介入台海安全事務,反之亦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