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華人好市多買打印機 使用兩年仍能退款 只因...

美中AI晶片戰 中國不一定想贏?分析:當第2名更有利

解放軍駁船演練 連起823公尺登陸橋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紐約時報援引衛星圖像,曝光中國近期在廣州西南海域進行新型登陸駁船演練;解放軍將三艘特殊駁船首尾相連,從外海深處搭建一條延伸至沿岸海灘、長達823公尺的「登陸橋」。軍事專家指出,這可供裝甲車輛行駛上岸,為中國攻台的後勤瓶頸提供新選項。

報導說,這種裝備說明解放軍登陸能力更進一步,是台灣的新警訊,也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侵略威脅更有可信度。密契爾航太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達姆表示,三艘登陸駁船顯示解放軍正迅速發展方法,突破攻台時可能遭遇的後勤障礙。

報導指出,駁船以三艘為一組協同運作,最長約185公尺、最短110公尺,配備可伸縮的重型支柱,原理類似巨型高蹺;航行時,支柱從甲板伸出,抵達定位後下降至海床,將船體抬升穩定。每艘駁船船首設有塔樓,可伸出橋樑連接其他駁船或岸邊,最終形成一條823公尺「登陸橋」,駁船還可組成臨時碼頭,讓其他船隻在旁停靠並卸載人員與車輛,解放軍一直在廣州造船廠西南方海域進行演練。

紐約時報分析衛星影像和海上交通數據發現,解放軍調度多艘商用渡輪和貨船參與演練,這些商船靠近距離岸邊最遠的兩艘大型駁船,顯然是在演練如何就位並卸載車輛。

衛星影像及數據分析公司營運執行長王傑森說,雖然沒有拍到實際卸載車輛畫面,但參與演練的渡輪與貨輪大多是可承載重型武裝車輛的船隻,如裝甲運兵車甚至戰車。

儘管中國軍演持續升級,飛彈、軍艦與戰機性能不斷提升,許多專家仍對解放軍能否以足夠速度和兵力成功跨越台灣海峽表示懷疑,而且台灣西岸適合登陸的沙灘與港口相對稀少,多數已部署重兵防守。然而,這些駁船理論上可讓中國選擇其他地形不利登陸但防禦較薄弱的地區登岸,增加解放軍登陸台灣的時機與地點選項。

解放軍 紐約時報 習近平

上一則

雷霆特色:聯合封控戰略 提升海警任務

下一則

連續演說25小時 參議員布克前3天禁食 前1天停喝水 最終脫水痙攣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