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賴清德拋零關稅 架構台美實質FTA談判

針對美國對台加徵32%關稅,賴清德總統6日拋出台、美雙方從「零關稅」談起,學者分析,賴清德說法等同於要與美國實質談判貿易協定(FTA),是機會也是挑戰。學者建議,當務之急是極小化台美貿易順差,爭取比照日韓稅率。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賴清德提到談判關稅可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此作法有相當難度,最重要的是,台灣應爭取比照美國對亞太區域內日、韓加徵稅率看齊。
其次,台灣要盡可能極小化對美貿易順差,包括軍事採購、各種能源採購等。
第三,台灣在向川普保證台積電等廠赴美投資同時,也要爭取對台廠投資有利條件,讓台美是雙向流動,才能避免產業外移風險。他表示,川普要的是製造業回美國、再工業化,台灣廠商在為美國創造投資、就業,兌現川普的競選承諾,爭取包括台灣降關稅、台廠綠色通道、經濟特區等待遇,並且讓台廠在美國上市,運用美國資金壯大產業。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則解讀,越南政府表達擬將關稅降至零,獲得川普正面回應,賴清德拋出「零關稅」,應是也想藉此獲得川普回應。他認為,「可以試試」、「總不能都不試」。
邱達生表示,賴清德提到美加墨自貿協定及「零關稅」,此作法已是建立雙邊實質自由貿易協定,不過,川普與台灣簽FTA的機率並不高,仍要持續觀察。
賴清德希望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他說,台灣累計對美國投資金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未來除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產業例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都可加碼投資美國,深化台美產業合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