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碼關稅 中國消費者轉向購買「本土」品牌

華爾街日報分析,川普總統引發關稅戰衝擊在中國的美國品牌,中國消費者如今紛紛轉向購買本土品牌。
育有三個孩子的四川婦女曹麗麗(Cao Lili,音譯)原本喜歡來自全球各地的品牌,現在已經改成購買中國本地品牌。幾年前,她把本田(Honda)汽車換掉,改買理想汽車(Li Auto)生產的電動車,看到貿易戰煙硝味愈來愈濃,則把iPhone手機換成華為(Huawei)手機。今年稍早,她兩度進電影院看「哪吒2」(Ne Zha 2),這部動畫片累計全球票房已達21億元。
從智慧型手機到速食餐點,美國主要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都迅速敗給本土品牌對手。曹麗麗就是改為擁抱中國品牌、人口逐漸增加的中國消費者。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華為科技、運動品牌安踏(Anta)、蜜雪冰城(Mixue)等,都在一點一滴吃掉原本由美國品牌稱霸的中國市場占比。
川普在貿易戰裡對中國加碼出手,讓中國消費者進一步投入本土品牌。川普宣布關稅措施之後,總部位於福州的永輝超市(Yonghui Superstores)發表聲明,歡迎中國企業把商品放在貨架。暑假向來是好萊塢重要的電影檔期,但北京上周宣布將對美國電影進口祭出限縮。
美國在國際市場最受歡迎的品牌,例如耐吉(Nike)、星巴克(Starbucks)以及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在中國都面臨新對手的激烈競爭。今年3月,耐吉表示今年在中國的第一季銷售量比去年同期縮水17%,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今年3月在中國銷售下跌12%。
寶馬(BMW)、保時捷(Porsche)、蘋果(Apple)、星巴克、萊雅(L'Oreal)均對投資人發出警告說,以往每一季必定提及的中國業績成長榮景不再,已經變成銷售下滑。
好萊塢電影是美中之間的服務貿易,現在成了貿易戰最新戰場。布萊德比特(Brad Pitt)新片「F1」本周將提交中國當局審查。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