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徵對等關稅/歐盟報復 祭限制美服務業入歐

川普總統以自己看到美國進口商品要比出口遠來得多、十分憤怒為由,祭出「對等關稅」,但他殊少提及的是:若以服務出口,例如金融、旅遊、工程、醫藥等產業來計算,光在2024年便替美國賺進1兆多元;這種美國主宰服務業現象,讓歐盟等國家有影響力,可用來報復美國對商品施加的關稅。
川普的對等關稅大刀砍向全球,少有國家能避免,中國、台灣、日本、南韓都成標的,歐盟也大受影響,各國都思對策因應。紐約時報報導,歐盟很可能動用的工具,便是限制美國服務業進入歐盟,來報復川普開徵的關稅。

政治研究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歐洲部門主管拉赫曼(Mujtaba Rahman)指出,歐洲真正擁有的手段,追根究柢在服務業這一邊,反擊力道會先升級,再降回來。
美國是世上最大服務出口國,且占各種服務的偌大部分,由金融服務到雲端運算,都是用數位傳輸,去年美國服務業出超將近3000億元。
每次歐洲遊客住進美國飯店,他們花用的錢就算在服務出口範疇。還有每次有人在加拿大、日本或墨西哥付費聽美製音樂、電影、電視劇集,就貢獻金錢給美國服務業,發生出超。

歐盟反擊美國關稅,最極端的選項可能是2021年率先提出的「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大致上它還沒測試過,但容許歐盟用「範圍很廣的可能反制措施」,來打擊一個貿易夥伴。措施包括對服務貿易實施關稅、限制,還有對貿易相關的知識財產權各面向,進行限制。那麼做會影響到美國科技巨擘如谷歌。幾位歐洲外交官表示,只要貿易戰升級,極有可能動用這個工具。
歐盟以矽谷最大幾家公司動用反競爭商業手段、數據保護軟弱、內容節制政策鬆散為由,十年多來對他們開罰。歐盟人口約4億5000萬,是很大市場;因為歐洲強勢監督,矽谷科技產品出現可觀變化,谷歌便改變搜尋結果展現的方式,蘋果調整其應用程式商店,Meta對旗下臉書、Instagram也有調變。

英國則倒過來玩,可以用針對美國科技服務進口的法規,來當胡蘿蔔而非大棒。川普政府官員的一大痛楚,在英國課徵的數位服務稅,指責2020年推出的該稅不公平地傷害美國科技巨擘,向搜尋引擎、社媒及線上商城收稅2%。英方表示,這個方面可以讓步,與川普政府磋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