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川普干預 多位前校長:反抗、捍衛、訴訟 唯一生存之道

哈佛大學本周挺身而出,拒絕川普政府多項干預學校的要求;與一年前部分常春藤盟校面對政府施壓的軟弱回應相比,哈佛的反擊代表了大學回應的顯著轉變。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訪問多位前任校長,他們不約而同向現任大學校長建議:反抗、捍衛和打官司,是學校面對川普政府的唯一生存之道。
哥倫比亞大學前校長鮑林格(Lee Bollinger)說:「反猶太主義和其他形式的歧視問題絕對應該解決,但政府趁機利用這些議題剝奪學術自治,校方必須出面捍衛;而我認為,解決之道就是告上法庭。」
鮑林格並表示,各大學應該考慮集體行動,上法庭動員辯護。只不過,常春藤聯盟領導層近年經歷大規模人員變動,新任校長幾乎沒有時間尋找盟友一起對抗聯邦政府。
哈佛大學前校長、柯林頓總統時期財政部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上周向一群學生和校友表示,哈佛大約530億元的捐贈基金和強大的校友網絡,是該校無與倫比的資產;這代表它最有能力與政府抗爭,保護自身價值觀。
桑默斯同意哈佛不該干預國家政治,但中立政策不該妨礙它大聲捍衛自身價值觀;「我認為,像哈佛這樣的機構應該做出強而有力的回應」。
達特茅斯學院前校長漢隆 (Phil Hanlon) 表示,各院校前任大學領袖敢於發聲,是因為他們知道現任校長處境艱困,也希望捍衛高等教育機構與聯邦政府幾十年來既存的合作關係。
漢隆說:「這種夥伴關係若被破壞,將對美國競爭力造成毀滅性打擊。我支持任何形式的集體行動,以支持這種夥伴關係或證明它的價值。」
史丹佛大學教授史蒂文斯(Mitchell Stevens)指出,大學與聯邦政府之間存在「學術社會契約」;大學獲得政府資金和支持,換取透過研究、教育和創新,為公共利益做出貢獻。然而,「現在各大學正在接受的新現實是,聯邦政府有可能是他們的敵人,而非朋友。」
顯然,大學領導層正處於一個沒有劇本可循的時刻,終將為其與聯邦政府的關係,翻開新篇章。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