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斯克的效率部要進入國稅局系統?引發資安疑慮

陳妍希婚後沒收過陳曉生日禮物「頭紗吻」成泡沫

封面故事/從嚐試到上癮 子女碰毒 家長怎麼救?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從2013年開始,芬太尼致死案例較之前快速成長。(圖/123RF)
從2013年開始,芬太尼致死案例較之前快速成長。(圖/123RF)

紐約幾位心理專科以及內科醫師表示,診所裡的醫師很難見到這類芬太尼(fentanyl) 成癮患者,因為他們需要去專門的機構接受治療。另外,這些專門的治療機構也對患者的資訊保密,因此很難取得他們的資料。記者與紐約州衛生局和紐約市衛生局聯繫,尋求華人濫用的芬太尼資料,但截至發稿時,沒有收到州衛生局回音,市衛生局僅提供一般資訊。

紐約佩斯大學(Pace University)健康科學系副教授史律說,許多年輕人就是從聚會上開始嚐試鴉片類藥物(Opioids)而成癮的。目前,許多非鴉片類違禁藥物中都混入了芬太尼。由於它具有提升「欣快感」的作用,有些年輕人用它追求飄飄欲仙的欣快感。與其他族裔相比,亞裔在芬太尼濫用上要「好一點」,華裔和日裔比較好,沾染芬太尼的較少。他指出,預防芬太尼成癮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觸芬太尼」。

★新型芬太尼 易上癮致命

史律博士的研究內容包括成癮者的言行、成癮至過世前的成本計算,包括精神服務、電子治療、治療後協助復原。目前,美國的藥物成癮主要是鴉片類藥物,芬太尼是其中的一種。他研究後發現,鴉片類藥物一旦成癮,很難治癒,且復發率達50%。他指出,芬太尼的挑戰已經不僅僅在於鴉片類藥物的上癮,而是它的毒性強,「有人服用一點就能致命」。

他表示,不管是華人移民第一代,還是美國出生的第二代,都不太能融入美國社會某些場合。華人父母常擔心孩子在學校社交不夠,不被邀請參加同學派對。「不被邀請雖然未必是好事,但從預防芬太尼成癮角度看,可能對華人孩子起到保護作用。」

芬太尼濫用後常會產生精神和行為障礙,需要看醫師。如果發現孩子有芬太尼症狀,就要帶他們去看家庭醫師。他說,剛開始濫用鴉片類藥物時,家庭醫師就能解決,言行嚴重者要看精神科醫師。但是,華人家庭對看精神科醫師有恥辱感,擔心去看精神醫師影響孩子的未來,拒絕就醫往往耽誤了治療時機。

他說,若是最初時不治療,孩子上癮了就會去街頭買藥,滿足毒癮。因此,華人家長發現孩子精神行為出現異常,要帶他們去看精神科醫師。「如果需要戒毒,要送他們去專門的戒毒機構戒毒。」

非法製造的芬太尼可以是液體、粉末或壓成藥丸。(圖/123RF)
非法製造的芬太尼可以是液體、粉末或壓成藥丸。(圖/123RF)

★濫用藥物者 有三種跡象

紐約州衛生局網站(www.health.ny.gov)刊登文章稱,全國因吸毒過量死亡人數創歷史新高。其中芬太尼和賽拉嗪(Xylazine)等有害添加劑的普遍存在與不受管制的毒品供應,導致吸毒過量死亡人數上升。在可卡因、海洛因、搖頭丸中都發現了添加劑。它們被壓成藥丸,人們無法透過視覺、嗅覺或味覺來檢測。「這增加了使用毒品的人過量服用的風險。」

鴉片類藥物是一類可減輕疼痛(包括身體疼痛、心理疼痛和情緒疼痛)的物質。鴉片類藥物可以是天然存在的、半合成的(在實驗室中製造,但結構類似於天然的)或合成的(在實驗室中製造,結構不同於天然的)。目前,最常用的鴉片類藥物是:處方鴉片類藥物、海洛因和非法製造的芬太尼及其類似物。

鴉片類藥物進入人體後,可以附著在大腦中的鴉片類受體上以減輕疼痛,但會引起嗜睡等其他影響。服用者可能會對鴉片類藥物產生生理依賴,在服用或使用期間出現鴉片類藥物戒斷症狀,並最終發展為鴉片類藥物使用依賴,即上癮。

非法製造的芬太尼及其類似物比合法生產的鴉片類藥物的藥效更強。芬太尼在美國各地的分布愈來愈廣泛。它通常被添加到其他物質中或完全取代其他物質。「這是在街頭經銷商或終端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含有芬太尼或其類似物的物質,即使是非常少量,也會大大增加過量和死亡的風險。

非法製造的芬太尼可以是液體或白色或棕色粉末、壓成藥丸,通常被故意地標記為真藥,如奧施康定(OxyContin)或贊安諾(Xanax),與其他非法物質混合,包括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和古柯鹼。鴉片類藥物使用者會出現以下的跡象,包括身體、行為及環境變化的標誌。

1.身體跡象: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強烈的流感樣症狀(惡心、嘔吐、出汗、手抖、瞳孔擴大)與鴉片類藥物戒斷有關,穿長袖或其他遮蓋手臂的衣服可能表明注射毒品,小瞳孔、呼吸頻率降低、嗜睡或反應遲鈍等與鴉片類藥物使用或中毒有關。

2.行為跡象:態度改變、避免與家人或朋友接觸,其朋友、嗜好或活動發生變化,學業成績或工作表現下降,孤立和行為改變,喜怒無常,易怒、緊張、焦慮、頭暈,甚至有違法行為。

3.環境變化的標誌:藥物流失,湯匙或瓶蓋燒焦或丟失,出現注射器,小袋子裡有粉末殘留,鞋帶或皮帶丟失。

許多青少年在朋友引誘下接觸毒品,終至上癮。(圖/123RF)
許多青少年在朋友引誘下接觸毒品,終至上癮。(圖/123RF)

★治療方法 用小毒換大毒

史律透露,對鴉片類成癮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另一種鴉片類藥物,即每周服用低劑量的藥物,「小小滿足一下」患者需求。醫師不能把藥物一次發完,而是病人每周來取兩到三次。「病人每周去門診兩三次取藥,很難堅持。」為了防止復發,目前不少醫師認為病人最好需要終身服藥,好在藥物長期服用,未見有太大副作用。

他曾經設立一個項目,試圖探索用身心練習的方式防止病人復發,如靜坐及冥想等。但是,患者很難堅持。他說,這些成癮者多是沒有穩定工作,也沒有穩定住所。「計畫進行到現在,這種身心療法對生活不穩定的成癮患者存在難度。」

他說,美國有些地方設立「毒吧」,為上癮者戒毒。「這種方法不是戒毒,而是減毒。」例如,華盛頓州的西雅圖設立這樣的毒吧,給上癮者安全注射低劑量毒品,透明公開,可以降低上癮者的死亡率。這種方法歐洲國家已經用了很多年。

★預防上癮 不要以身試毒

紐約江傑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社會學系教授李安娜指出,一些不法商販把含有芬太尼的產品送入酒吧和聚會場所,引誘青少年上癮。許多青少年不知道芬太尼的危害性,在朋友和同學的勸說下服用這些毒品,感覺很舒服,上癮後繼續購買,最終導致死亡。

預防上癮,不要以身試毒。她建議,成年人要盡量小心使用鴉片類止痛藥。如果上癮,也應該向專業機構求助。預防用藥過量,可與其他人一起使用並輪流用芬太尼試紙測試藥物,查看藥物是否含有芬太尼。要避免藥物混合,一起使用不同的藥物會增加過量服用的風險。服用速度要慢,少量。

華人家庭應該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預防毒品的教育。家長要教育孩子,芬太尼很危險,一定不要嚐試。使用芬太尼就像去賭博一樣,會上癮,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但是,孩子總是要上學,可能會受到同學的影響,有的可能已經吸食毒品。「如果孩子不幸嚐試了芬太尼,要勇於向專業機構或醫師求助。」

娛樂場所提供的免費的飲料和食物可能是非法分子放置的誘餌,引誘青少年嚐試芬太尼或其他毒品,最終成為他們穩定的消費者,為他們賺錢。「孩子一旦上癮,就被芬太尼生產者控制了。」因此,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嚐試娛樂場所的飲料和食物。

她說,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社群媒體銷售芬太尼。因此,家長要關心孩子,與孩子建立信任和溝通,並關注和教育孩子如何管理使用社群媒體帳號,防止孩子在社群媒體上購買芬太尼。

家長要注意孩子的狀態,看看是否有服用芬太尼過量的症狀。紐約市衛生局網站發文表示,鴉片類藥物過量的症狀包括:反應遲鈍或失去意識、呼吸緩慢或停止、嘴唇或指甲發青、發灰或發白,打鼾或發出咕嚕聲。芬太尼過量用藥也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包括下巴、胸部或軀幹僵硬或木訥、心跳緩慢或不規則、癲癇樣症狀,如四肢抽搐和肌肉痙攣。若有類似情況,應及早看醫師。

毒品 華人 社群媒體

上一則

封面故事/從藥廠到工廠 川普擬加關稅能擋住芬太尼?

下一則

星座/雙子座按部就班 摩羯座散發魅力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