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貴州觀光船翻70人落水 3死14失聯 習近平指示搜救

事故後換掉智駕…小米SU7低調更名「輔助駕駛」

醫藥/走不動 靜脈栓塞恐裁肢更可能要命

醫師提醒,突發性的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應盡速到心臟外科檢查;示意圖。(圖/123RF)
醫師提醒,突發性的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應盡速到心臟外科檢查;示意圖。(圖/123RF)

一名老翁因車禍腿傷就醫,卻意外發現右腳靜脈幾乎全栓塞恐裁肢,甚至可能導致肺栓塞致死,經過「血栓溶解導管」釋放藥物,放置三天後取出,患者就能下床走路,老翁說,終於不會走路就覺得「自己快不行了」。

這名台灣80歲老翁半年多來因右腳跛行,行動困難,之後又車禍受傷,左腿傷口一直無法痊癒,拖了一個月才找上台灣彰化員榮醫療體系高壓氧及傷口中心主任鄭文昌醫師看診,醫師發現患者右下肢腫脹,即安排下肢血管電腦斷層,發現右下肢深部靜脈栓塞。為避免併發肺栓塞,再轉至心臟外科門診,心臟外科主任賴金湖安排抽血檢驗栓塞指數,並親自執行血管超音波檢查,確認有大量血栓塞在右下肢膕靜脈至股靜脈。

老翁住院當天就進導管室,在下腔靜脈置放濾網,以防止右下肢深層靜脈血栓飄移至肺部,造成肺動脈栓塞;並利用超音波掃描,精準將導管插入右側膕窩膝後方的膕靜脈,此時膕靜脈因完全栓塞,不會回血,所以穿刺難度特別高,藉著顯影劑注射看見整條股靜脈,裡面都是滿滿的血栓,再執行氣球擴張血管成型術,將栓塞的右側股靜脈打開一條通路,使靜脈血液可以回流,另需置放「血栓溶解導管」,歷時三天將血栓溶解乾淨,老翁右下肢腫脹症狀完全緩解。

賴金湖說,如果服用抗凝血藥物要半年多才能溶解,有一成患者要一年血塊才會溶解,新方法只要數天,現在美國及歐洲心臟學會的治療指引,都建議要及早移除血栓,會比單純吃抗凝血藥物來得好,可以避免栓塞後症候群及抗凝血藥物導致的出血併發症

老翁開心的說,「他終於能再舒服的走路了」,由於老翁擔任鄰長,以往因每天都要巡視鄰內水溝蓋、路燈等,每天拖著右腳幾乎走不動,每走一小段路就要休息一會兒,常常覺得快不行了,手術後能正常走路,真的十分感謝員榮醫師盡心治療。

病人出院後,仍定期追蹤治療,藉抗凝血劑以及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兩側下肢都沒有再發生腫脹,甚至連左小腿的傷口也開始癒合縮小。

深部靜脈血栓又稱機艙症候群、旅行症候群,因長時間坐在狹窄的空間,缺乏活動,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稠度增加,會引起血液回流不順暢,造成靜脈血管內出現微小血栓,由大腿部位,然後漸漸擴至心肺部位。病患站起來,血栓到達肺部,會引起呼吸困難、胸痛,嚴重時會陷入虛脫,甚至會猝死

賴金湖提醒,如發現突發性單側下肢腫脹疼痛,應盡速到心臟外科檢查。

併發症 氣球 猝死

上一則

養生/X光、24小時心電圖…心臟不舒服 常見8種檢查

下一則

醫藥/新型輸尿管支架 不需更換 減少感染

➤➤➤世界新聞網全新推出「消費頻道」,提供好吃、好玩、好買的實用消費資訊,以及最新個人退休、理財、保險等省錢妙方,還有增進家居生活品質的最新情報。每天關注「消費頻道」,天天有新鮮事!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