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三分之一美國人有「裁員焦慮症」

新冠疫情帶來的陰霾依然籠罩人們心頭,經過數年動盪後許多員工仍會擔憂職業生涯遭逢巨變,患上所謂的「裁員焦慮症」(layoff anxiety)。想要擺脫煩惱,可以從以下幾件事著手。
CNBC報導,融資公司Clarify Capital今年調查1000名美國成年民眾,其中三分之一有裁員焦慮症;年輕人的影響更顯著,Z世代擔心被解雇的比率達到40%。該公司執行長貝恩斯(Michael Baynes)表示雖然就業市場強勁,但經濟不確定性、高調裁員正在引發普遍焦慮,當今壓力不是「找不找得到」,而是「保不保得住」工作。
報告發現這種焦慮也影響了員工如何看待工作,超過三分之二更重視工作保障而非職涯發展,近三分之一的人願意減薪10%到20%來避免被裁。
求職網站ZipRecruiter另一項關於求職者信心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員工覺得未來六個月內他們被解雇的可能性為25%。首席經濟學家波拉克(Julia Pollak)指出每月被解雇的實際人數比率要小得多,如去年12月的裁員人數總計僅180萬人,顯示裁員焦慮程度相當高。
如何應對 才是重點
商業網路組織BNI.com創辦人密斯納(Ivan Misner)表示如果認為可能被裁員,不同心態會產生不同影響,可能會因為恐懼而不知所措,或因為恐懼而更專注工作,「裁員焦慮症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問題是如何應對它。」
密斯納建議員工應該利用雇主提供的任何資源,例如再就業服務、履歷諮詢,以及與業務窗口建立聯繫,「一個真正強大的人際網路可以增加快速找到新職位的機會。在找工作時,推薦是非常有用的。」
Clarify Capital 的貝恩斯表示,照顧財務健康同樣重要,應對裁員焦慮首先要從財務準備開始,充足儲蓄、降低債務都能提供安全網。
他補充,職業適應能力也很關鍵,員工可以透過再進修課程、線上課程、認證課程、訓練營等,繼續提升專業知識以保持競爭力。此外也要掌握公司狀況,了解公司財務或重組計畫的員工,焦慮程度會較低。
看調查1:81%勞工擔心今年會失業
隨著經濟不確定性的逼近,美國勞工正準備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年。MyPerfectResume的最新報告「偉大的停留:2025 年勞動力市場狀況」(The Great Stay:2025 State of the Labor Market)顯示勞工對工作保障、職業倦怠和經濟不穩定的擔憂日益加劇。
根據2024年12月對1115名勞工的調查,81%的人擔心2025年會失業,而76%的人認為今年的裁員人數會增加。這些調查結果強調了工人對於換工作的猶豫。
以下為調查的數據:
81%的受訪者,擔心2025年失業。
76%的受訪者,預計裁員人數會增加。
63%的受訪者,預計與2024年相比,今年將有更多企業倒閉。
92%的受訪者,擔心2025年出現經濟衰退。
52%的受訪者,預計今年的倦怠率將會進一步上升。
61%的受訪者,計畫在2025年提升工作技能。
看調查2:40%公司未來5年將裁員
MyPerfectResume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擔心今年會失業。他們的緊張並沒有錯。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全球約四成的公司預計未來五年將裁員。
許多大公司已經宣布或啟動一輪裁員,包括雪佛龍、CNN、雅詩蘭黛、Meta 和西南航空。當然,這還不包括在馬斯克要裁掉200萬聯邦政府員工。
職業策略師南希·安科維茨 (Nancy Ancowitz)向雅虎財經表示:「當前的就業形勢就像一個雷區,到處都有裁員的跡象。」
「專業人士正感受到壓力——有些人瘋狂地試圖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有些人則因不確定性而陷入癱瘓。對於目睹同事被解雇以及每天都看到裁員新聞的員工來說,這就像是天花板在降低,地板在上升,牆壁在向他們的工作保障逼近。
一名Meta員工在領英(LinkedIn)寫出自己被解雇的感受。這名Meta前內容經理Kaila Curry寫道:「今天,我被Meta裁員。我不想被貼上『表現不佳者』的標籤。但經過深思熟慮後,我知道任何未來的雇主都能看穿企業的假象。這與能力無關;這是為了減少勞動力,以支持人工智慧計畫。」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