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夫妻篇/另一半薪水有多少? 你們竟不知道

Yahoo Finance/Marist Poll 2025調查顯示,只有22%的美國人滿意自己的儲蓄金額。同時約半數美國人表示,年他們2024年存錢比2023年少,有21%的人表示存了更多錢。川普總統上台後,多數美國人都期待「個人經濟」能有所改變,即使有不少人看壞經濟,但「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對理財也是。
談理財前,先來針對夫妻財務狀況,做個小測驗。
1.你知道配偶的薪水嗎?
2.你伴侶的401(k)和信用卡餘額有多少?
3.你知道配偶認為你退休後需要多少錢,才能有舒適的生活嗎?
4.你知道配偶希望你在幾歲時實現上述這個目標呢?
多人對自己伴侶的財務狀況,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其實是一無所知,且這樣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傷害。以上是一些可以幫助伴侶在財務狀況上達成共識的方法。
根據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和Ameriprise等金融服務公司,近90%的夫婦表示他們與伴侶在財務問題上溝通良好,94%的受訪夫婦表示他們在財務問題上,與另一半開誠布公且透明公開。
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富達的調查,有超過33%的夫婦不知道自己伴侶的正確薪資數字,而且差距通常很少低於2萬5000元;過半數的人對於需要為退休儲蓄多少抱持不同看法;研究還顯示,多數夫妻在債務、淨資產、儲蓄和生活目標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分歧。
根據Bankrate的一項2025年調查,這還不包括大約有40%已婚夫妻承認另存有私房錢。夫妻間最常見,涉及金錢方面的「不檢點」行為,則是以花費伴侶所能接受的金額名列第一,其次是隱瞞債務、信用卡或儲蓄帳戶。
「我採訪過的夫妻,約50%不知道他們的家庭總收入,高達90%的負債者連自己欠了多少錢都不知道,」Money for Couples一書作者兼同名播客主持人塞西(Ramit Sethi)說道,「除了事實和數字外,多數夫妻對伴侶最不了解的是雙方對富裕生活的看法,雙方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希望他們的錢能讓他們一起做些什麼、實現什麼。」
★無知並非福
顧問指出,對配偶財務關鍵方面缺乏了解,可能會影響退休規畫和像是例如買房或支付孩子的大學教育費用等其他目標。畢竟,一個人很難在不知在通往何處的道路上,設定目標。
紐約市財務規畫師博內帕斯(Douglas Boneparth)說:「當你利用的資源不準確或不明確時,你便無法做出最佳的財務決策,而你伴侶的習慣和行為則可能與目標不一致。」
而且,雙方關係也可能受到影響。「如果在金錢問題上意見不一致,就會導致焦慮、指責和怨恨,」博內帕斯先生說。
研究證實了其對婚姻幸福感的潛在負面影響。例如,研究表明,在金錢問題上溝通不良或不能共同做出財務決策的夫妻,對他們的關係比溝通良好的夫妻更不滿意。
根據國家金融教育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Financial Education)在2021年的一項研究,在那些對伴侶隱瞞財務祕密的人中,42%的人會因為欺騙而發生爭吵,約33%的人對關係的信任度降低。
如果夫妻分手或配偶過世,那麼對不了解伴侶的理財方式,會帶來問題—這個問題對女性的打擊往往更嚴重,因為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將投資和退休計畫交給男性伴侶。瑞銀對女性的調查發現,在配偶去世或婚姻結束後,75%的女性會發現負面的「財務意外」,例如隱藏的債務或儲蓄少於預期。
紐約市金融治療師、《感覺良好的財務》一書的作者阿賈·埃文斯(Aja Evans)說:「當你已經陷入悲痛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還得擔心如何支付抵押貸款,或者是否能夠退休,因為你不了解伴侶是如何處理金錢的。」
★真相與後果
如果在金錢問題上缺乏溝通和透明度會給夫妻帶來巨大傷害,那為什麼這麼多夫妻仍對彼此隱瞞財務狀況呢?
一個常見原因是夫妻管理家庭財務的制度。舉例來說,根據富達的調查,有近半數的夫妻表示,沒有共同做出財務決策;其他研究也顯示,在許多關係中,都是由一名伴侶承擔著財務決策和規畫的責任,另一人則是被排除在外。
「很多時候,這種分而治之的金錢觀就是問題所在,並非是其中一人故意隱瞞資產或收入。」富達投資者中心(Fidelity Investor Center)副總裁兼財務顧問維克託林(Ryan Viktorin)指出關鍵,「是一人對投資和在表格上追蹤進度很感興趣,另一人則是被數字和細節弄得不知所措,且樂意將財務決定交給另一人。」
美國國家金融教育基金會的調查顯示,超過60%承認曾在金錢問題上向伴侶說謊的人表示,害怕遭到反對是其行為的動機之一。
預期衝突有時與雙方各自過去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例如,他們自己的父母經常為家庭財務問題爭吵,或者前任不斷批評他們的消費習慣—就像與現在的情況一樣。

★夫妻同團隊
針對上述問題,顧問建議,改善有方法,就是夫妻成為一個團隊。夫妻應定期針對財務問題進行討論,許多人將這暱稱為「理財約會」(money date)。不過單是加上美食和美酒,並不見得能為夫妻間帶來更公開的交流。
●你應這樣做:把握3關鍵 讓交流更順暢
1.先說目標,而不是數字。
顧問建議在安排好每月或每季會議來討論財務狀況,且第一次的會議應該著重於你的願望,而不是存了多少錢和花了多少錢等細節。
塞西說:「第一次談話的目標,是讓大家能在離開時,都對討論金錢抱持好感。」
2.為成功做好準備。
當你開始分享事實和數據時,請從基礎著手。維克託林說:「最基本的是,雙方必須知道他們到底有哪些金融帳戶,帳中金額以及如何存取這些帳戶;他們同時也需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過度的了解,是否清楚自己的儲蓄和消費狀況。」
專家指出,利用聯合帳戶來支付日常開銷,和為建立緊急基金等非退休用來儲蓄,能讓分享相關資訊細節變得更容易;這同時也會強迫夫妻在支出上變得更透明。
研究銀行帳戶結構對戀愛關係影響的專家說:「當夫妻使用聯名帳戶時,隱瞞令人不安的購買或消費習慣的機會就更少了。」
不過,分享每筆交易的詳細資訊可能沒有必要,甚至是不理想的。夫妻雙方可各自保留一個小額的、不問原因的銀行帳戶,供個人使用,這樣可以消除許多丈夫和妻子對伴侶隱瞞消費或儲蓄行為的擔憂。每個人都有權享有一點隱私。
3.對配偶寬容一些。
為了幫助緩解你們在審查財務狀況時可能出現的緊張情況,請避免指責對方。不要說「你做了這個」或「你花了多少錢?」因為這只會終止對話。專家認為「是談談讓你擔心或興奮的事情,金錢問題如何影響你以及原因,這樣你的伴侶就能理解你的感受。」
因為指責只會讓談話進行不下去。關鍵在於願意去理解伴侶的觀點並分享自己的觀點。財務規畫師瑪格麗塔.鄭(Marguerita Cheng)說:「夫妻在討論金錢時,通常會專注在什麼才是正確的做法。但真正重要的,是達到兩人一起做正確的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