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世代篇/Z世代熱愛消費 掌握5心法也能存錢

Z世代熱愛消費,若能搭配自動儲蓄、提前投資、節制消費的習慣,也能兼顧財務安全並享受生活。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雜誌報導,1997年後出生的Z世代(Gen Z,1997年到2010年出生者,X世代的兒女)被貼上癡迷美學的標籤,追求體驗而非財務穩定;從奢侈品熱潮到衝動的旅行揮霍,這種表象讓他們更在意外表看起來有錢,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有錢。
開始投資年齡 比長輩早
但調查數據顯示,Z世代不僅有在存錢,還比長輩更早開始投資。
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2024年一份報告指出,Z世代儲戶的退休帳戶在五年內增加66%,平均餘額5萬2900元。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一項調查顯示,Z世代平均19歲開始投資,比千禧世代(又稱Y世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者)提早幾年。
因此,Z世代雖然以衝動消費惡名昭彰,但許多人實際上都有認真對待自己的財務狀況。
然而,並非人人都已破解儲蓄密碼。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2024年一份報告顯示,57%的Z世代受訪者沒有充足的緊急儲備金以應付三個月的開銷,30%的人自覺收入不足,無法儲蓄,僅15%的人將固定比率的薪水存起來。
擅長賺錢 但存錢較不易
Z世代擅長賺錢,尤其是透過兼差、副業和數位平台,但存錢就沒那麼容易了。
許多人偏好即刻滿足欲望,且在「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FOMO)心理和支出欲望的驅策之下,存錢變得更加困難。
網紅會計師屯柯‧賈殷(Twinkle Jain)表示,「Z世代喜歡體驗而非擁有,重視便利性,且不怕在他們熱切關心的事情上花錢,例如旅行、科技或自我保健;雖然這讓生活變得更刺激,但若未平衡開支,極可能造就財務失衡。」
●你應這樣做:5心法 享受生活兼顧財務安全
1.儲蓄自動化 毋須費心思考
最簡單的儲蓄方法便是自動化處理,在有機會後悔之前設定自動轉帳到儲蓄或投資帳戶。
賈殷建議:「眼不見為淨,將儲蓄視為不容協商的開銷」;這樣一來,不僅不用「努力」儲蓄,也會形成一種習慣。
2.有意識消費 不衝動購物
盲目消費是儲蓄的大魔王,購物前不妨先反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還是只是流行趨勢?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也很有效,非必要購買之前先等個24小時或一周。
賈殷建議:「遵照等待規則可以減少衝動消費,確保只買真正可以增值的東西」,這樣微小的變化可帶來龐大的財務勝利。
3.及早開始投資 積沙成塔
常見的錯誤是等到「賺更多錢再開始投資」,但即使數額很小,也能積沙成塔、複利成長。
此外,愈早開始,就愈容易積累財富。
4.追蹤消費 了解錢花去哪
大多數人看到銀行帳戶餘額之前,沒意識到花掉多少錢。
掌握財務狀況最簡單的方法便是追蹤支出,無論是透過記帳應用程式或僅在筆記檔案中寫下紀錄。
雖然不必為每一項支出規畫預算,但當你看到咖啡或亞馬遜(Amazon)等網購金額加總,便知道該如何削減不必要的支出了。
5.規畫娛樂預算
儲蓄並不代表要放棄所有樂趣,與其每次購買非必要商品都感到內疚,不如預留一部分收入給真正喜歡的事物。
規畫娛樂預算時,不太可能衝動超支,因為在括會的同時已周詳考慮開支平衡;這樣一來,便能在儲蓄的同時,享受花錢的樂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