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聯邦期限將至紐約堵車費無喊停跡象 法官駁回反對訴訟強化州府立場

解決鷹架氾濫 亞當斯簽署系列提案成法

帕金森日/帕友們別怕 罹帕金森病不影響壽命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帕金森氏症是唯一可以長期用藥控制20至30年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但有效運動才是延緩疾病的關鍵。(圖/123RF)
帕金森氏症是唯一可以長期用藥控制20至30年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但有效運動才是延緩疾病的關鍵。(圖/123RF)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 為紀念發現帕金森病的英國醫師詹姆士‧帕金森(Dr. James Parkinson),歐洲帕金森症協會於1996年將其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但也有青壯年罹病的案例。本期周刊出兩篇帕金森相關文章與讀者分享。

-------------------------------

帕金森氏症,已經不是很稀奇的病症了。根據帕金森基金會統計,美國約有100萬人患有帕金森氏症。預計到2030 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20萬。

此外,美國每年診斷出的帕金森氏症新病人約為九萬例。

Q1:帕金森氏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病呢?

A:其實是一種隨著年紀增加,腦神經退化的慢性病。而且依時間的推移,大腦中製造多巴胺細胞逐漸死亡,造成運動神經障礙,出現無事手抖,肌肉僵硬、動作遲緩,還經常伴隨焦慮、憂鬱、睡眠障礙等。而且到了晚期有三分之一的人會併發失智症。

Q2:怎麼知道自己有病呢?

A:最簡單的就是手指測試,仔細說來就是用大拇指和食指互相敲擊,觀察輕拍的速度、幅度和節奏是否有運動減慢的跡象。

另外還可以用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十問。

1. 你的手在休息放鬆時,也有時出現顫抖的情形?

2. 走路時有一隻手臂自然彎曲,但不會隨著身體移動而擺動?

3. 身體在站立或行進時,姿勢往往會向前彎曲?

4. 走路姿勢不順,好像打結了或一隻腳拖在後面?

5. 寫字時速度變慢而且字體變小?

6. 步伐小,還常常不自覺地跌倒?

7. 時常覺得懶洋洋,做甚麼事情都沒有動力?

8. 頸部後方或是肩膀常常疼痛?

9. 盡量避免與聊不來的朋友或家人相處?

10. 嗓音調子出現改變?變得更單調、小聲或沙啞。

如果發現任何可疑的症狀,應該立刻去看醫師,確定診斷。

Q3:帕金森氏病是怎麼發展的?

A:根據帕金森氏學會的定義,這種症狀有五個階段。由輕微的單側症狀發展到嚴重的雙側、和衰弱到要有人持續照顧的程度。

第一階段(輕度):震顫等症狀較輕,主要影響身體一側,對日常活動的影響極小。

第二階段(早期或前中期):症狀惡化並影響身體兩側,使日常任務更加困難,但仍可獨立生活。

第三階段(中期):平衡問題和動作遲緩變得更加明顯,跌倒也更加常見,但在幫助下仍然可以獨立生活。

第四階段(後期):帕金森氏症的症狀很嚴重,限制了日常活動,需要有人協助行走和移動,且無法獨立生活。

第五階段(安寧/最晚期):僵硬和受傷會使行走或站立變得極其困難或不可能,需要坐輪椅或臥床休息,並且需要全天候護理。

Q4:帕金森氏症從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需要多久的時間?

A:第一和第二階段都算做早期,到了第三階段是中期,進入第四和第五階段就屬於晚期了。每一個階段發展的時間各不相同,但大多數人幾乎是每兩年就升級一個階段。根據臨床經驗,第二階段約需五年時間。

Q5:帕金森氏症的病人能夠康復嗎?

A:目前帕金森氏症並沒有痊癒的方法,但是可以控制。許多患者的症狀因為適當的治療和照顧而明顯改善。也有患者經年患病,但症狀卻很輕微。

Q6:帕金森氏症的患者預期壽命是多少?

A:雖然帕金森氏症聽起來令人驚恐,但不會直接導致死亡。大多數患者預期壽命是正常或者是靠近正常。存活率與一般人相似,最多只短一年左右。

Q7: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A:首先要以藥物來控制,當藥物不再有效時,有些人可能會接受手術。當然每一位患者都要注意飲食,每天做適量的有氧運動,特別要注意平衡和伸展的物理治療等等。

Q8:藥物治療方面有哪些?

A:左旋多巴和卡比拖吧,都是最有效的藥物。這是一種天然化學物質,進入大腦會變成多巴胺。恢復運動神經的功能。左旋多巴與卡比多巴結合之後,能幫助左旋多巴到達大腦,並減輕惡心頭痛的副作用。其他藥物包括吸入、貼片和注射左旋多巴。還有答案氧化酶B,兒茶粉O甲基轉移酶。單安氧化酶B,恩他卡棚、奧匹卡棚。其他苯扎托品和苯海索另外還有金剛烷胺。

萬一藥物已經不再有效,那麼就要考慮手術,稱為深腦刺激手術

Q9:什麼是深部腦部刺激手術,危險嗎?

A:手術過程比較複雜,實際上涉及兩到三次手術,通常在不同時間進行。第一個或兩個程序是將刺激導線同時或分別插入大腦的每一側。第三個程序是將刺激器電池(即脈衝產生器)植入到上胸部皮下。

手術應該是相當安全的,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16萬人接受了深部腦部刺激 (DBS),治療包括帕金森氏症在內的各種神經系統疾病,每年約有1萬2000例此類手術。

Q10:帕金森氏症患者的飲食建議?

A:避免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加工食品、大量蛋白質、柳橙汁、含糖的食物和飲料、酒精。要多攝取綠茶、咖啡、白水、牛奶,多吃草莓、藍莓和堅果等。

Q11:對帕金森氏症狀的研究和展望?

A:目前在研究領域中的有:

1. 加強幹細胞療法,希望利用健康的活細胞來取代或修復受損的腦細胞。

2. 基因療法,利用遺傳的力量重新編程細胞來保持健康。利用生長因子,支持腦細胞生長、發育和存活。

3. 免疫法治療,利用潛在的疫苗或主動免疫藥物,訓練免疫系統攻擊帕金森氏症患者大腦中聚集的蛋白質a-突觸核蛋白的異常變本。

慶幸的是,已經很快進入臨床期,而且具有化時代效用的胚胎移植手術、微電極定位及下視丘核燒灼術等新奇的外科療法,都將很快問世。

(作者為大華府地區執業醫師)

疫苗 華府 牛奶

上一則

旅遊/恆河與神廟 展現豁達生死

下一則

旅行與時尚/車站 是旅行起點也是LV嬌點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