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八)
珍妮想起自己上小學的時候,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蒸上米飯,然後洗好菜等大人回家炒。這十五歲的大兒子,吃個米飯還等人伺候。
「我散步呢,回家幫你蒸。」兒子「嗯」了一聲,掛了電話。
麥克對自己的反抗,是三年級爆發的。起因是萬聖節學校遊行,要求每個孩子都裝扮起來。兒子非常喜歡恐龍,想買一件恐龍的衣服,扮成恐龍。珍妮帶著兒子逛了附近所有的店,下不了手,價格貴得驚人。她於是勸說兒子再買一副貓耳朵,就像一、二年級時候一樣,戴在頭上就可以了,簡單方便又便宜。
麥克逛了第三家商店的時候崩潰了,突然坐在商店的地上號啕大哭。他大聲咆哮著、怒罵著,說珍妮只在乎錢,根本不在意他。鼻涕、眼淚一起流著,糊了一臉。
正值萬聖節前,店裡的大人、小孩都側目看著這一齣,投來鄙視的目光。珍妮在餐廳打工時,老闆、客人的氣受多了,從小也不是被寵著長大的,逼急了也是豁得出去,哪裡在乎兒子的死纏爛打,也咆哮著說:「我們這麼玩命工作,讓你上好學區,是為了你好好學習,長大能有一技之長。你不好好學習,天天想著這些沒用的,什麼破節,還要花這麼多錢!今天不買,就不買!」
萬聖節學校遊行那天,兒子戴著一副貓耳朵,耷拉著腦袋,跟著隊伍在操場上轉圈。珍妮看著其他孩子的盛裝,不禁有些後悔,心裡也愧疚,是不是自己對孩子太苛刻了。留意了一下圍觀的家長,各個也是巧思妙想的裝扮,有巫婆、仙女、鬼怪和各種卡通人物,應著節日的景。再看看自己隨手一撈,趕時間套上的衣服,確實有些不合時宜。(八)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