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代萬人迷 李察張伯倫逝世 享壽90歲

砲轟普亭 川普:對普亭批澤倫斯基可信度感到惱火

養生/逆轉慢性病 正確生活型態是關鍵

聽新聞
test
0:00 /0:00
醫師提醒,民眾慢性病有機會逆轉,關鍵在生活型態要正確調整;示意圖。(圖/123RF)
醫師提醒,民眾慢性病有機會逆轉,關鍵在生活型態要正確調整;示意圖。(圖/123RF)

高齡化平均壽命增加,活愈久藥就一定愈吃愈多?台灣奇美醫院發現,很多人退休後生活作息大亂,藥是愈吃愈多,病情卻依舊失控;醫師說,慢性病還是有機會逆轉,藥也不一定會愈吃愈多,關鍵在生活型態,正確調整,能實踐健康人生。

台灣家庭醫學部長暨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舉70歲的黃先生案例:退休後出門機會減少,睡眠作息與飲食規律大亂,血糖、血壓等問題吃到十多顆藥還是難以控制。直到調整飲食內容與睡眠作息、控制菸酒,並安排很多團體活動。結果藥物減少,血壓、血糖與各種生理指數反而改善。

全球每年超過4000萬人因基因、生理、環境和行為等長期累積成慢性病死亡。蔡岡廷說,研究顯示生活型態調整:包括以飲食模式、身體活動、睡眠、壓力管理、避免菸酒等危害物質、正向社會連接這六大面向,可以降低風險。

其中很多人忽略社會連結,年紀大或退休以後就孤獨生活,美國醫界研究顯示,孤獨感對人體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15根菸,卻經常被忽略。蔡岡廷提醒民眾留意自己或親友,感覺有需要時,可以找「生活型態醫學」相關高齡科或老人醫學科協助,確認是否需要相關治療。

生活型態醫學指的是基於醫學證據,就飲食、生活、睡眠等生活方式介入預防或治療。

蔡岡廷指出,預防與控制慢性病的關鍵因素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有效壓力管理、充足睡眠、避免有害物質攝入和積極的社交互動。這些要素的融合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疾病,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強免疫力和心肺功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

退休 血糖 心理健康

上一則

娛樂/合家歡動畫2025續夯 「超狗神探」開紅盤

下一則

養生/潛水遭螺旋槳絞斷腿 90天恢復行走

➤➤➤想要快速掌握最新時事?世界新聞網免費電郵報(eNews),為您精選世界大事、熱門議題、生活趣聞,透過電子郵件送到您面前,讓您精準掌握天下事...即刻訂閱>>

超人氣

更多 >

世界新聞網為提供更佳的網站體驗,採cookies分析。如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更多cookies、隱私權聲明可參考我們的「 隱私權與條款more > Worldjournal.com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y using this 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To find out more, read our update privacy policy.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