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沒大學文憑 她甩開「條件不符別應徵」現年薪10萬

紐約發布高溫預警 全市老人中心開放供市民納涼

老闆員工都逾70歲…中餐館「張家樓」開業46年走入歷史

由於後繼乏人,許多中餐館的老闆們都準備退休。(路透)
由於後繼乏人,許多中餐館的老闆們都準備退休。(路透)

印第安納州北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開業46年的「張家樓」(House of Cheung)6月29日吹響熄燈號,正式走入歷史;該餐廳的老闆和員工都已逾古稀之年,宛如「養老院」,餐館歇業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而73歲的張老闆已準備好安享晚年。

「張家樓」73歲的老闆張彼得(Peter Cheung)說:「我會想念客人,我喜歡的人太多,但我也已經準備好,平淡過生活。」

彼得來自印州的餐飲世家,他的祖父等親戚在20世紀初期從中國來美,輾轉待過舊金山、鹽湖城和底特律,最後定居印第安納波利斯市。

彼得說,長輩在1900年代初期,於「紀念碑圓環」(Monument Circle)開店,成為該市首批中餐廳之一。

印第安納歷史學會(Indiana Historical Society)曾發表文章回顧彼得家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的家族餐飲企業,包括Mandarin和Bamboo Inns餐廳。

1971年,彼得年少時抵達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他感慨當年中國政治動盪,「家裡的多數人無法加入祖父他們的行列」,包括在中國拉拔他長大的雙親。

彼得來美後不久,與妻子梅(Mei)生下一雙兒女,並與母親開設「張家樓」。

他說:「當時印第安納波利斯市好像還有另外七家中餐廳,很多人都只是炒雜碎(chop suey,當年流行、高度美式的中菜),我們在家撫養兩個孩子並端出真正的中國菜,很忙!」

36年前,張家樓遷居現址,原本預定營業到6月30日,但是食材29日全賣光,所以就提早一天關門。

紐約時報曾報導,由於後繼乏人,許多中餐館的老闆們都準備退休。他們的子女在美國長大,接受了高等教育,從事的職業不需要像食品服務業這樣累人的勞動。所以除了個別案例,家庭經營的中餐館通常不會傳給下一代。有些餐館直接停業,若找得到買主,也許把生意賣給其他的第一代移民,或是完全改變,讓原來的餐館變成不同的設施。

彼得的母親和他一起在廚房工作,直到她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並於五年前過世。

彼得每天都和他年紀相當的員工一起做菜、吃飯。他笑著說:「我們就像間養老院。」

但比起養老院,彼得和員工更像一家人;張家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縮短營業時間,改為只作外賣,但每晚仍會暫停營業,和員工共進晚餐。

彼得說:「在部分餐館,員工躲在廚房狼吞虎嚥,但我們都坐在餐廳的大桌子一起吃飯。真的很棒,我會懷念那些時光。」

養老院 中餐館 紐約時報

上一則

590萬輛老車碳排超標 通用挨罰1.46億元

下一則

牛傳人禽流感第4例 科州工人眼睛感染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