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法國會首輪選舉 投票率創40多年來最高

中國「天龍3號」火箭試射爆炸

台積電和高鐵 凸顯美國競爭力衰退

台積電2020年5月宣布來亞利桑納州設廠,去年12月安裝首批機器設備,迄今僅初步投產,量產面臨許多難題待克服;反觀2021年開工的日本熊本廠,晚美國廠開建一年,卻已在今年2月24日投產,今年第四季將量產,凸顯「美國速度」效率遠不如台灣、日本,製造業無法與中、台、日、韓競爭。

美國建高鐵空談半個多世紀後,2008年決定興建洛杉磯到舊金山的高鐵,好不容易在2015年開工,如今耗費10億元,卻僅在中加州佛瑞斯諾的乾涸河床上興建一段1600呎長的高架橋,該橋2018年完工後一直閒置,不知何時才能連接高鐵。

台積電、高鐵都襯托美國競爭力衰退,缺乏效率。有美國人自諷,紐約當年建帝國大廈只花了410天,如今加州高鐵已花16年,卻快成爛尾工程,按這個進度恐怕需要300年才能完工。

近數月來,台積電、高鐵「蝸牛化」速度被美中媒體關注。美國人深感高鐵比不上中國,規畫的高鐵有三條,第一條是2008年加州規畫連接洛杉磯和舊金山的高鐵,最後延長至聖地牙哥,長500哩;第二條是佛羅里達州高鐵,從邁阿密連接奧蘭多;第三條從洛杉磯到賭城拉斯維加斯,今年4月底剛開工,號稱時速可達220哩(約352公里),與日本新幹線子彈列車相當,將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前完工通車。

因經費不足、環保障礙和需求疑慮,加州高鐵需求似可能沒有想像中大,日後營運可能變成「錢坑」,愈來愈多人不看好加州這條高鐵,反而連接洛杉磯至賭城的「西部光明線」(Brightline West)因屬民營,成了美國高鐵的指望,而佛州高鐵因時速未達200公里,不符國際公認的高鐵標準。

美國高鐵空談半個多世紀未建成,固然和二戰後美國興建綿密公路網、鋪設四通八達的鐵路貨運網,高鐵需求不急迫有關。不少人認為,高鐵反映美國基建落後,是國家從高峰走向衰退的指標之一。

但也有專家認為,美國公路網和航空網發達,位居世界前列,家家戶戶擁有汽車,出門近距離靠開車、遠距離搭飛機再租車;反觀高鐵只是點到點,未必比搭飛機快速便捷和廉價,美國高鐵客流量不會多,即使建成,營運成本也高,高鐵興建不應與美國競爭力衰退相提並論。

反觀中國從2004年起步,短短十幾年就建成逾4萬公里高鐵,路網遍布全國,全球第一,只是18條路線有12條虧本,95%路線處於虧損狀態,如今負債額達6萬億人民幣,是永遠難還清的巨債。盲目建設造成基建過剩,許多路線載客偏低、高鐵站閒置荒廢,成為基建「黑犀牛」。美國如能避免重蹈中國覆轍,不是壞事。

再看美國台積電,建案四年來面臨嚴重水土不服,建廠進度遲緩主因是缺乏高技能工人和成本過高,因招聘困難,被迫從台灣延攬逾千名員工來美工作,卻遭遇工會反對。外界評台積電等級制度管理森嚴、加班嚴重,美國法律和員工都不吃這一套;有美國離職員工批評它是「地球上最糟糕的雇主」,根本無法接受東亞勞工的隨叫隨到加班、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等視為理所當然的條件。

台積電離職員工爆料,台灣廠每天工作10至12小時,是「爆肝」換金錢;但台積電也給員工很高薪酬,去年美國廠薪資平均年薪13.8萬美元,比全球員工薪酬(不含退休金及認股等福利)平均值約7.5萬美元高近一倍,讓台灣和大陸同業羨慕。而很多美國員工不熟悉晶片製程、缺乏經驗還自大,很多人只想追求安逸,日本熊本廠後發先至,反映美國環境和勞工都缺乏拚搏精神,自然沒有競爭力。

這家世界第一、「台灣之光」的半導體巨頭,來美國建廠速度、招聘、管理都面臨文化衝擊,未來產能也是未知數。美國補助台積電66億美元,台積電卻有苦難言。美方只想避免晶片承擔台海戰爭的風險,壓根兒不管也無法解決台積電的困難。

中國企業家曹德旺來美興建玻璃廠也曾遭遇相似困境,郭台銘答應川普來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設廠,演得轟轟烈烈,迄今卻難兌現,加上台積電,都說明美國競爭力存在危機,未必是東升西降,問題卻遠比表象更複雜。它反映美國製造業空心化,資本家更熱中賺錢更快的金融等行業,勞工則偏好服務業,想振興製造業障礙重重。

台積電 加州 洛杉磯

上一則

賴派新閣「獨老南」 在野國會磨刀侍候

下一則

今年大選成美國史上最危險選舉?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