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如果陣前真「換拜」 民主黨策士:川普就麻煩大了

紐約皇后區屋主和租霸鬥4年 動用法警趕走 律師揭預防方法

賴清德治國滿月 以習扁為師

為了爭取選票,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在選舉時口口聲聲「蔡規賴隨」,以載蔡上路、穩健前行當選舉主軸,但在賴就職後,就職演說中的「新兩國論」就被抨擊為違背蔡英文路線,「信賴新政」在新閣任命時有一堆口號,卻看不出具體行動;反而是在鬥國會、挑對立上,看到當年陳水扁主政時少數政府政爭手段重現,賴清德以扁為師說法在綠營中盛傳。

陳水扁年初在國史館出版訪問錄時,點名賴一定要看他的書,「要如何克服朝小野大的難題,走對的路,做對的事,扁八年執政經驗絕對有參考價值」。陳水扁也是民進黨最早碰到少數政府的總統。早在台北市政府主政時代,陳水扁的策略就是鼓動群眾,利用民氣不斷衝撞議會,分化議會以鞏固行政權,類似經驗,也在總統任內不斷複製,以群眾力量左右政治氛圍,就是陳水扁的治國兵法。

新潮流很早就押寶阿扁,賴清德和扁系人馬也關係深厚,當年陳水扁的親近幕僚,包括馬永成、羅文嘉和林德訓等人,全都在賴清德政府受到重用,馬永成進了國安會,羅文嘉成了海基會秘書長,都是可以就近參贊國策的近臣,而這些扁系人馬過去應對朝小野大的經驗,當然也成為賴政府重要借鏡方向。

陳水扁首任總統任內,即因以突襲停建核四政策,朝野和解告吹。陳水扁與台聯合作,不斷挑戰泛藍陣營,更不斷以各項公投來凝結支持者力量對抗國會;類似的戰法也被賴清德照抄,當立法院被藍白掌握,民進黨就以「護民主」為名,發動「青鳥行動」來逼迫國會。不僅在審議法案時,在國會外集結施壓,也透過黨組織到全國各地宣講。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常會下動員令,要求黨團「表決可以輸,論述不能輸」,就是要搶占政治高位,保護執政權有效行使。

賴清德主政風格相當奇特,就是連綠營內部也不易掌握「今上思維」,和過去蔡英文主政,每逢政治難局必和幕僚參贊對策的狀況不同。而賴清德極自信又極封閉的行事作風,管得極細,讓行政院長卓榮泰幾乎角色全失;而賴清德事必躬親的做法,連幾次文告內容都要親繕「欽定」,不輕易授權,這種大權獨攬的作風也讓黨內詫異。

賴清德初上任就形塑兩岸衝撞、國會對峙的惡局,他雖一再解釋,無意挑釁,也強調期待團結,但就是無法有效主導政局。新政府用了許多不熟悉政治的新官,輕率發言引起社會抨擊,而部會為爭取政策支持,在國會反而有「重在野而輕執政」,讓綠營立委大為光火,新官生疏離譜的表現,還沒上路就被政壇封為「外星人內閣」,府院黨像多頭馬車般各行其事,更重創賴政府形象,使賴清德初上任就聲望下挫,也是近年來新政府少見的狀況。

或許是被社會逼急了,賴清德在就職滿月記者會上,宣布要成立「氣候變遷」、「健康台灣」和「全民防衛」三委員會,由自己親自領軍擔任召集人,未來將每季召開會議,為發展擬定戰略,集結產官學與民間展開對話。在野黨抨擊賴清德是疊床架屋,並且明擺著要直接伸手介入行政權,卻又不必為政策負責,不面對國會監督。

這幾項大政其實都有明確部會主管單位,賴清德非要親攬獨管,不免讓人想起習近平在初登台掌權時的「小組治國」,把過去依章程制度的集體領導方式,改為透過各種領導小組,由習自兼小組長或主席,也藉由這小組來樹立「習核心」的領導地位,並進而稀釋掉原屬於總理的治理範圍。賴清德的委員會看來和習近平的小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過去蔡英文總統任內成立了幾個委員會,也是因應特殊政策目的的「不當黨產委員會」或「司法改革委員會」等,絕不是賴清德這種「極具彈性又無所不包」的委員會設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就批評,「最怕什麼國家隊、辦公室、委員會,除了多搞出一些員額安插人外,看不到什麼好的」。其實,以賴清德當下的設計,只怕是因為就職滿月一事無成,想扭轉議題設計出來的對應方案,政治花槍和權力集中的功能,要遠勝過實質的政策設計與戰略規畫。

賴清德初治國,在找不到有效對策前,先學扁衝議會,後學習的集權,所有考量都是在鞏固賴核心,保持選舉動能與支持度。這是政治權術,不是治國良方,這才是「信賴新政」表現的最大危機。

賴清德 陳水扁 蔡英文

上一則

陸嫦娥奔月 台青鳥亂飛

下一則

台非核「四傷」 童真話賴清德怎麼解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