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裴洛西:現在換帥會大亂 拜登應帶球衝過終點線

蘇州女為保護日籍人士被刺不治 家屬聲明婉拒捐款

賴清德就職演說 如何釋善意

520即將到來,賴清德作為「少數總統」,其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格外引發外界關注,雖尚不致於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但對兩岸關係,不同方案論述將產生不同影響。

檢視民選總統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可謂皆是始於善意卻終於政策突變。例如大陸對陳水扁的就職演說表示聽其言、觀其行;對蔡英文的演說則表示是未完成的答卷。歷任民選總統在就職演說中皆對大陸釋放善意,最後卻以激化及挑釁兩岸關係為結束。如李登輝界定兩岸關係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陳水扁倡議一邊一國,及蔡英文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皆令兩岸關係陷入險境。

檢視賴清德兩岸路線及政策取向,至少約有三種典範可能性:

一是倡議親中愛台、統一要像東西德才叫統一、積極擴大兩岸交流與合作,如大幅開放陸生及陸客來台,並給予陸生健保及獎學金,此屬最大善意政策。

二是極端主張務實台獨,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緊縮兩岸交流及合作,此將惡化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及兵凶戰危險境。

三則是屬於折衷性方案,宣稱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也無變更國號必要性,倡議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適度開放兩岸交流與合作。宣稱遵循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可謂蔡規賴隨,具有一定程度善意。

賴的就職演說,依據其台獨政治光譜,兩岸論述將介於「務實台獨」及「維持現狀」間,尚難啟兩岸協商對話。

預期賴清德就職演說兩岸論述釋放的政治善意,將不及早年李登輝訴求統一、反對台獨、認同中華民族、中國人;也未達陳水扁及蔡英文。1996年李登輝就職演說提出兩岸同屬中國人、中華民族、中國人幫中國人、一國兩區、追求國家統一、不可能走向台獨等政治善意的表白。2000年民進黨首度執政,陳水扁倡議「四不一沒有」,可謂是民進黨內有始以來最為寬鬆的兩岸路線論述。

陳水扁提出這些自我限制相當具體化,比較具有政治善意;後又提出兩岸共同建構「未來一中」及「兩岸統合論」,以中華民國憲法回應對岸的「一中原則」,「憲法一中」的精神呼之欲出。蔡英文則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然此為障眼法,只重形式卻掏空實質,未明示內核中「憲法一中」與「一國兩區」意涵,其主張相對空洞化。故陳水扁釋放的政治善意比蔡英文多。

賴的兩岸論述相對激進挑釁,若能遵循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依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可謂是蔡規賴隨,然先前賴甚少提及兩岸關係條例。若賴提遵守兩岸關係條例,不再提務實台獨,不提兩岸是國與國關係,不提兩岸關係敵對是大陸單方責任而是共同責任,如此可謂釋放些許政治善意。

賴的就職演說基調溫和,應不成問題,也將是明智之舉。問題是兩岸法理定位無法完全迴避。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最理性的選擇應是走向簡約風、溫和路線,避免爭議。大陸若有善意回應,也是雙方良性互動的開始。大陸打壓只會讓台灣民選總統愈加強硬;而民選總統在兩岸政策突變,也會讓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最終兩岸皆是輸家。回顧民選總統就職演說所釋放善意,若大陸能善意回應,民進黨也能「莫忘初心」,兩岸和平穩定「方能始終」。

蔡英文 陳水扁 中華民國

上一則

無關接班 巴菲特現象不會劃下句號

下一則

賴派新閣「獨老南」 在野國會磨刀侍候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