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法國會首輪選舉 投票率創40多年來最高

中國「天龍3號」火箭試射爆炸

大屋頂下/「爾為小組長、我是召集人」 賴清德效顰習近平

賴清德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宣布在總統府設立三個任務編組委員會,引發議論。

一、必須面對憲政體制正當性的公評。二、如此大張旗鼓,是要為賴清德台獨、非核兩大鐵桿政策背書?或是要為挪移這兩塊神主牌進行鋪墊?

先談憲政體制正當性。此舉引發「超級總統/太上行政院長」的議論,即在探究憲政權責正當性的分際。

賴清德方面的說法是,美國、日本皆有範例。但美國是總統制的典型,日本是內閣制的典型,總統與首相在憲政體制上均是當然的最高行政首長。但是,我國憲法卻是雙首長制,不可比擬不倫。

賴清德的這個舉措,像極了習近平中共建政以來,在「中共總書記(或主席)/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三者的權責分際,隨著主角人物的主觀條件與時代背景的客觀變遷而有浮沉變化。至江澤民與朱鎔基的搭檔,居然出現有一點「雙首長制」的味道;輪到胡錦濤與溫家寶,則「胡溫體制」已成一般接受的概念。但是,到了習近平與李克強,很快就不再有人說「習李體制」。習近平密集設置了許多「小組」(迄今至少有七個),本人皆任小組長,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外事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等…。全覆蓋地侵奪了國務院的角色與權力,國際上稱習近平為「萬能主席」(the chairman of everything),至此中共的中樞憲政權責體制已被習近平摧毀。

然而,中共畢竟是黨國體制。憲法明文規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此一規定當然違反「法後之法」(自然法),但畢竟已是憲法明文。因此,習近平在「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三合一的身分下,也就有了「小組長治國」的操作地位。

然而,中華民國憲法體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制畢竟不同,賴清德與習近平的憲法角色也迥然而異。

習近平在黨國體制的憲法下,或許可用設置小組並自任小組長的手法侵奪國務院的角色與權力。但賴清德在雙首長制的憲法架構下,竟以設置委員會並自命召集人的手法侵奪行政院的角色與權力,自然必須面對法理及政治倫理上的公評。

造成賴清德困境的原因是:一、憲法缺陷。雙首長制,經由國安會組織法,將總統的權力規定為泛稱的「決定大政方針權」,但限定在「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相關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如此一來,總統的權力,相應與憲法其他五權的互動關係,就彷彿有了楚河漢界的割分,河水與井水。二、現實逼迫。但是直選總統已經成為現實政治的中心,輿論不會認為總統的權責只限定在「國防/外交/兩岸」,政黨攻防更以總統為主要的政爭標靶(比如,馬維拉),則總統必然不能自困於「總統三權」。於是,總統的政治角色遂陷於「憲法缺陷/現實逼迫」的矛盾之中。

不過,這些皆是七次修憲留下的遺害。但是,就憲法論憲法,賴清德的「召集人」,確實比習近平的「小組長」更站不住腳。參閱6月9日〈大屋頂下/青鳥沒有飛進立法院 虛位以待賴清德國情報告〉。

再論這三個委員會究竟是要為賴清德抬轎子,還是要為他搭下台階?三個委員會的三大議題,其中「氣候變遷」的主題是能源轉型,「全社會防衛韌性」的主題則必須鎖定在兩岸關係。而這兩個主題的交集點,即在回應黃仁勳吹響的「台灣是AI革命中心」衝鋒號。至於「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只是插花,陪榜而已。

首先,其實依據現行憲政體制,完全即可推進這三大議題,不必另設委員會。例如:能源轉型,行政院長卓榮泰難道就不能號召產官學一起來?如今卻非要將經濟部長郭智輝糟蹋得像小丑,竟說要將核三延役留待委員會討論。又如,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賴清德是召集人,蕭美琴、潘孟安、吳釗燮是副召集人,那麼只要國安會即可推進,更何必疊床架屋?

歸納而言,設置委員會(主要是氣候變遷與社會防衛)是為了必須爭分奪秒回應「AI革命中心」所引爆的社會共同憧憬。因為,這不只是一個科技與經濟的議題,其實在根本上更是國家生存戰略的頂層選擇。參閱6月16日〈大屋頂下/兩張台灣地圖的抉擇〉。

說到底,這個選擇就是:台灣究竟要選擇做一個「台獨島」、「非核島」?還是要選擇做一個「AI智慧島」?

如前文所述,賴清德現在的難題是:他究竟是想用這些委員會來為他台獨、非核兩大鐵桿政策背書?還是想用來為他的轉彎轉型搭下台階?

童子賢是「氣候變遷委員會」的焦點。沒有理由認為,童子賢入列是他想要做第二個郭智輝。賴清德沒有請出童子賢為首選閣揆,如今童又名懸榜上,可見賴童兩人皆未死心。接下來,無論童子賢將如何為賴清德的「非核」抬轎,或為賴清德的「返核」搭下台階,都是一場鑼鼓頻催的好戲將要登場。

至於「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離開了兩岸戰略即無討論基礎。「首戰是否終戰」,不是台灣投不投降的問題,而是必須想定台灣在「終戰」的狀態及代價如何?台灣是全盤勝利高奏凱歌?還是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做一隻陣亡的刺蝟?

賴清德必須誠實面對,台灣沒有人反對「備戰」(1970年代中華民國還暗地研發核彈,那種「國防自主」的雄心壯志比潛艦國造更酷吧?),但台灣更有鮮明的民意反對「引戰」。因此,在討論兩岸戰略時,雖要部署「備戰」的「軍事戰略」,更重要是要建立「不引戰」的「政治戰略」。

如此始能談「全社會防衛韌性」。

賴清德的立場是「既要台獨/又要和平」,但台獨與兩岸和平水火不容。因此,委員會必須首先確立兩岸的政治戰略,再去談軍事戰略。賴清德究竟要委員會為他的「用台獨引戰」背書?或為他轉彎到「用中華民國備戰」搭下台階?賴清德必須要用「周處除三害」的心志,來面對「備戰/引戰」的分歧。

賴清德搞台獨,黃仁勳唱AI,多麼滑稽,難道這是台灣的未來嗎?

台灣如果要實現「AI智慧島」,台灣就不可以是「台獨島/非核島」,其理至明。因為,鳳凰不會在火藥庫上築巢。

賴清德以「召集人」媲美習近平的「小組長」,皆有「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雄心壯志。這是東施效顰?還是青出於藍?拭目以待。

賴清德 習近平 中共

上一則

王金平訪中 現身昆山媽祖活動 與江蘇台辦主任同框

下一則

國務院副助卿低調訪台 與台討論反擊聯大2758決議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