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成績優異 哈佛等名校仍拒收」華生嘆難跨招生隱藏偏見

黃仁勳、貝佐斯都有投資 Perplexity AI涉剽竊作假

台版星鏈 首枚B5G低軌通訊衛星2026年搭SpaceX火箭升空

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規畫,最快可望在2026年起陸續發射2+4顆B5G低軌通訊衛星。圖為TASA主任吳宗信。(中央社)
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規畫,最快可望在2026年起陸續發射2+4顆B5G低軌通訊衛星。圖為TASA主任吳宗信。(中央社)

俄烏戰爭打響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名號,地球另一端的台灣也正在布局低軌通訊衛星網絡。據國家太空中心(TASA)規畫,最快可望在2026年起陸續發射2+4顆B5G低軌通訊衛星,目前預計由政府打造前兩枚,做出技術規格,後四枚由TASA協助民間廠商研製,國安、產業「一兼二顧」。

「我們衛星發展走了30多年,做的都是遙測跟氣象」,台灣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通訊衛星確實比較複雜難做,變革又快,所以國家必須帶頭練兵,這也是政府拍板第三期太空計畫展延至2031年、預算加碼400億元台幣(約12.2億美元)的關鍵之一。

TASA主任吳宗信表示,據最新計畫,若能依照最理想的進程,首枚B5G衛星將於2026年搭乘SpaceX火箭升空,2028年發射第二枚,任務執行期間至少三年,衛星本體是MIT台灣製,關鍵的「Ka頻段通訊酬載」則預計將於今年中公開招標,尋求海外廠商合作,「潛在業者大概有三到四家」,預算經費9億元台幣。

吳宗信解釋,第一枚B5G衛星的通訊酬載之所以要先友岸外包,是因為國內資通訊業者實力是「在地上強」,上太空卻是另一回事,第一次做總需要時間探索、借鏡,目前也規畫,第二枚酬載會由擁有開發地面4G、5G系統能力的工研院,與具備太空領域知識的TASA攜手研製。

至於採公私協力模式的後4枚B5G衛星,吳宗信指出,希望今年可以對台廠發出英雄帖,完成招標作業。

除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國際間已有不少業者推出低軌通訊衛星服務,台灣也有業者爭取將其落地台灣,但有些東西「咱一定愛靠家己」,吳宗信說,「就不用怕別人不給你」。

B5G計畫是扮演「打頭陣」的角色,吳政忠指出,依照軌道模擬,若只有兩顆低軌通訊衛星,繞地球一圈,行經台灣上空的時間僅差不多3到5分鐘,要實現24小時通訊不中斷,很顯然2+4顆也不夠,台灣至少需120枚才有辦法把通訊韌性建構起來。

「接下來就是把產業也拉進來」,吳政忠表示,事實上不只電子五哥有興趣,許多新創也看見未來10年、20年資通訊商機「會往上面(即太空)走 」。

吳政忠指出,台灣太空地面設備產業現已具相當規模,產值超過2000億元台幣,但衛星製造、火箭發射服務等領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地面的、在天上的,台灣都要做,當個能投球、能打擊的「二刀流」棒球選手,台灣就會有自己的主場。

吳宗信強調,未來台灣擁有可以完全自己掌握的低軌通訊衛星網絡,是國家安全、產業發展「一兼二顧」;他也提出國際間出現的新概念,就是將低軌通訊衛星列入新一代公共基礎建設,或許是台灣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

太空 5G 馬斯克

上一則

考試前拜文昌帝君 最熱門供品是這3樣…拜桂花寓意深

下一則

防憾事無證據 托嬰中心監視影像將強制上傳雲端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