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電動車充電設施太缺 美近50%車主考慮換回汽油車

冒充聯邦官員詐老翁逾4萬元 紐約史島華男被捕

台18歲平均身高 男變矮女長高 醫:肥胖影響生長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發現,近十年來台灣男性平均身高愈來愈低。圖非當事人。(記者許正宏/攝影)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發現,近十年來台灣男性平均身高愈來愈低。圖非當事人。(記者許正宏/攝影)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13至2016年,台灣18歲男性身高平均值為173.3公分,2017至2020年則為172.1公分,變矮1.2公分;女性同期的平均身高,反而增加0.5公分。由於國健署發現,國小、國中學童肥胖盛行率,男性皆大於女性,專家認為,肥胖恐是影響男性生長表現的原因之一。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說,近年醫界討論,兒童長期攝取高熱量飲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加上熬夜等生活作息改變,並常使用3C產品、不運動,造成肥胖盛行率逐年增加,進而影響身體生長激素分泌。

開業皮膚科醫師周宛儀也表示,近年兒童早熟發生率明顯上升,多受到環境荷爾蒙、營養過剩、肥胖、生活壓力等因素影響,其中性早熟為最明確成因。曾有名六歲胖男孩,因兒童痤瘡就醫,經骨齡檢驗,結果竟已是11歲,如此性早熟狀況,生長板恐提早密合,導致生長發育受影響。

台灣兒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宏昌說,女孩八至十歲、男孩十至11歲,正是荷爾蒙分泌生長激素的預備期,家長應開始注意,除為孩子補充鈣質,還要增加維生素D、維生素K2,以幫助生長。彭純芝說,兒童長高需有充足睡眠,並攝取足夠維生素C,減少高熱量油炸食物,透過運動促進維生素D與鈣質轉換,才能夠順利生長。

至於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13至2016年,台灣18歲女性的身高平均值為160.7公分,2017至2020年平均身高為161.2公分,增加0.5公分,與男性情況大相逕庭。

李宏昌說,過往女孩子被教導要文靜,家長多鼓勵從事室內活動而非戶外運動,隨著性別刻板印象逐漸減少,許多家長鼓勵女兒多運動,當女性開始運動、營養均衡後,身高便愈來愈高。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陳麗娟說,教育部統計,每三位兒童就有一位體重過重或肥胖,今年1月公布「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將依法訂出校園營養基準、監測標準進行研究,以利後續營養推動。暑假將至,提醒家長應讓學童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多攝取天然原形食物,減少含糖飲料、規律運動、減少久坐。

教育部

上一則

黑白集/卓上任未滿月 「大師兄」作用走調

下一則

陸艇直闖淡水河口 中樞衛戍安全拉警報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