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黃仁勳、貝佐斯都有投資 Perplexity AI涉剽竊作假

Axios:拜登退與不退?可能取決妻、妹、摯友

核電歸零燃煤補上?賴政府減碳成空談

環團抗議 麥寮燃煤電廠與台電簽訂25年購售電合約,三部機組將於今、明兩年陸續屆期除役,環團20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經濟部與台電公司,不能跟台塑化展延合約期限。(記者林俊良/攝影)
環團抗議 麥寮燃煤電廠與台電簽訂25年購售電合約,三部機組將於今、明兩年陸續屆期除役,環團20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經濟部與台電公司,不能跟台塑化展延合約期限。(記者林俊良/攝影)

環團與能源界討論最熱烈的話題是台塑集團旗下的麥寮燃煤電廠要延役,因為經濟部長郭智輝才剛說2028年前台灣都不會缺電,但隨即釋出麥寮電廠一號機要延役的風向。在全球正加速推動非煤時,賴政府對麥寮電廠的態度很有指標性,也透露了新政府不想說出口的供電現況。

依據台塑集團公布的新聞稿,內文提到「考量本公司燃煤轉型燃氣機組過度期間之電力供應穩定,台電與本公司雙方同意完整履行一號機組合約,將先前電力短發不足量予以補足。」

上述新聞稿文字有兩個重點:一是「補足合約短發電量」,其二是「過度期間之電力供應穩定」,前者關係台塑集團經營電業要取得的應有報酬,後者是政府、經濟部與台電所關心的供電穩定。

能源界人士推估,麥寮電廠「合約短發電量」大約是台灣每年用電量的15.%到2%之間,似乎對供電態勢影響不大,但從電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看,這2%卻是非常關鍵,尤其是在核三廠一號機下月除役,明年核電即將歸零的關鍵時刻,燃煤電廠扮演的基載電力角色就非常重要。

台電否認已與台塑集團談好合約,與台塑集團的新聞稿不同,顯然賴政府還在觀察風向;同時,政府與台電也否認這是麥寮電廠「延役」,只承認是「補足短發電量」。會有這些細微差異,在於燃煤電廠的爭議性。

近年國際趨勢反燃煤發電的聲浪日高,除了空汙,最大問題在於排碳。賴政府考慮讓麥寮電廠延役,當然知道會面臨環團、地方的反彈,關鍵在於島內供電並沒有賴政府或郭部長對外說的那麼樂觀。

台灣供電目前有三隱憂,一是AI浪潮正開始,電源開發趕不上用電需求;另兩個隱憂分別是供電過於偏重天然氣以及夜尖峰時缺少了太陽能光電與風電的奧援,尤其是台灣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速度不如預期,燃煤發電剛好能填補這三個隱憂。

因此,除了麥寮電廠,經濟部也早早表態,北部供電最重要的另一座民營燃煤電廠和平電廠,兩年後執照到期前會洽談續約。在2025非核家園後,燃煤電廠的重要性將不減反增。從賴政府對待這兩座民營燃煤電廠的態度可看出,至少在第三與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完成前,供電穩定仍得仰賴燃煤電廠。

賴政府冒著環團與地方反彈的風險,也要讓燃煤電廠繼續扮演供電重要角色,顯然政府認為在2026或2028兩次選舉,穩定供電比減碳議題更重要。賴清德總統在競選期間曾說:「如果天然氣供應短缺,可望改由燃煤來發電。」關察近期的施政方向,賴清德真的兌現他的競選政見,只是減碳的政見恐怕就難以落實。

天然氣 減碳 賴清德

上一則

美智庫:台灣應開發小型無人機 與地面部隊整合

下一則

94歲中研院士許倬雲 獲唐獎漢學獎 「台灣首位得主」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