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規模66億元紅藍卡客服專線 爆發合約爭議

總統辯論 梅蘭妮亞不見影蹤 吉兒拜登扶夫下台

環團:台灣進口俄煤第5大 1年成長31%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台灣跨國企業監察等團體21日舉行「台灣進口血汗俄煤全球第五,違背氣候人權價值」記者會,呼籲經濟部調查台灣企業進口俄國煤炭狀況,要求與協助企業逐漸停止進口。(圖/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供)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台灣跨國企業監察等團體21日舉行「台灣進口血汗俄煤全球第五,違背氣候人權價值」記者會,呼籲經濟部調查台灣企業進口俄國煤炭狀況,要求與協助企業逐漸停止進口。(圖/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供)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台灣跨國企業監察等團體昨舉行記者會指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台灣已成為全球第五大俄羅斯煤炭進口國,近一年來,因民營企業採購的增加,台灣進口俄羅斯煤數量竟成長31%。成為全球人均購買俄羅斯煤第二多的國家,每人平均購買了147美元的煤炭,呼籲經濟部調查台灣企業進口俄國煤炭狀況,要求、協助企業逐漸停止進口,同時亦呼籲台電及有關企業停止和使用俄煤的單位合作。

2021另類諾貝爾獎得主暨俄羅斯環境組織Ecodefense創辦人Vladimir Slivyak指出,烏克蘭戰爭已持續兩年多,造成數以萬計無辜烏克蘭人死亡,對抗俄羅斯的侵略和威權主義是全球民主國家不可迴避的責任。他說,化石燃料是支撐俄羅斯威權政權及其外部侵略行為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歐洲國家和美國因此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礦,反觀台灣企業仍繼續從俄羅斯購買煤礦,持續的購買行為實質上資助獨裁者的侵略戰爭。

此外,大部分俄羅斯煤礦來自庫茲巴斯地區,當地煤礦開採嚴重侵害當地居民健康權和環境權,持續進口俄煤更是對人權、環境、氣候的巨大傷害。Vladimir Slivyak補充,台塑集團是目前台灣主要買家之一,但日前他出席台塑股東會建議台塑集團停止購買俄煤,台塑現場沒有回覆。

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歐洲暨俄羅斯政策與能源分析團隊負責人Isaac Levi指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已成為全球第五大俄羅斯煤炭進口國,購買了俄羅斯總煤炭出口量的5%,台灣購買了35億美元的俄羅斯煤,成為全球人均購買俄羅斯煤第二多的國家,台灣人平均購買了147美元的煤炭。

Isaac Levi說,台電原本是台灣最大的俄羅斯煤礦買家之一,但台電自2022年9月就沒有再採購俄羅斯煤,但台灣近12個月來,因民營企業採購的增加,台灣進口俄羅斯煤數量竟成長31%。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孫興瑄呼籲,經濟部作為企業主管機關,應立即徹查台灣企業向俄羅斯採購煤的整體狀況,宣導與協助企業停止採購,徹查台灣企業是否與遭歐美點名制裁之企業如SUEK、Kuzbassrazrezugol等存在商業夥伴關係,並說明調查結果。同時,依貿易法第五條會同相關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禁止或管制購買俄羅斯煤,台電也應落實盡職調查,調查購電對象購買俄煤的狀況;針對仍在購買俄煤者積極介入協調,若協調無效則應考慮終止合約。

俄羅斯 烏克蘭 諾貝爾獎

上一則

黑白集╱以煤換核 郭智輝向綠遞出「投名狀」

下一則

新聞評論/賴清德設3委員會擴權 更印證應赴立院報告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