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黃仁勳、貝佐斯都有投資 Perplexity AI涉剽竊作假

Axios:拜登退與不退?可能取決妻、妹、摯友

炎炎夏日遇下雨 飲食+按摩防濕熱

西瓜可清利濕熱。(圖/123RF)
西瓜可清利濕熱。(圖/123RF)

各地漸次邁入夏季,如果又遇上下雨,容易濕熱積水,中醫師陳玉娟表示,濕熱相搏最容易產生腸胃及皮膚疾病;而過敏體質者,這時不適症狀也會明顯加劇,其中以「風疹」最讓人苦惱。

俗稱蕁麻疹的風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反應;傳統醫學看風疹,病因推斷,一是風熱或風寒,侵犯濕鬱肌膚體質者而發病;二當體內腸胃積熱,又遭受風邪侵犯,對內不得疏泄,對外無法透達,皮膚就容易因此發生癢疹。

除此之外,對蝦、蟹等食物過敏者,也可能透過飲食,長出搔癢難耐的風疹;習慣熬夜者,容易引起陰虛體質,當陰虛與血熱相搏,就會在皮膚上出現此起彼伏、大小不一的疹塊了。

發病迅速的風疹,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若春天沒有重視養肝,就容易使身體的疏泄或解毒功能出現問題。傳統醫學對於風疹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瀉血熱」為原則,也就是以金銀花、黃芩等清熱藥材,去除侵犯體表的邪風;再搭配豬苓、茯苓等利濕藥材,幫助身體代謝水分;腸胃不適者,則會加些大黃、山楂等健胃消導藥物。

24節氣的「小滿」時節到來,飲食調養可多吃綠豆、冬瓜、絲瓜、黃花菜、胡蘿蔔、番茄、西瓜與山藥、藕等可清利濕熱的食物;避免食用如辣椒、韭菜、茄子、海魚、蝦與蟹等,以防助長身體濕熱之氣。

想消暑,可以喝綠豆湯解熱。(本報資料照片)
想消暑,可以喝綠豆湯解熱。(本報資料照片)

另外,部分咖啡、奶茶添加的奶精含反式脂肪,長久堆積體內造成濕熱之氣,含糖飲料也會使濕熱不易散出。建議可多喝溫開水,或泡薄荷、花茶類茶飲解渴,協助身體代謝廢物,也能減少皮膚搔癢帶來的不適。(元氣網)

濕熱天 這樣按摩

台灣馬光中醫成功院藥師林佳境建議,每天按摩穴位3至5分鐘,可以排除體內濕氣、有助血液循環:

.腳部-足三里穴:從膝蓋的外膝窩往下四指手指寬的距離。

.腳部-豐隆穴:腳掌的外腳踝處到膝蓋兩者中間的位置。

.手部-內關穴:將一手的中間三指併攏,沿著另一手的手腕手掌交界處放置,穴位即食指所在位置。

.手部-曲池穴:在手肘關節中間處。

濕熱天 這樣運動

此外,林佳境也建議,一星期選擇3至4天從事運動,同樣能幫助身體水分代謝出來:

.室外:慢跑、快走、騎腳踏車。

.室內:腿部、臀部肌力訓練、瑜伽。

咖啡 關節

上一則

北韓氣球「屎的迫降」 感染科醫師提醒間接接觸最危險

下一則

6訣竅 有助縮小子宮肌瘤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