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你無法跟他談判」 麥卡錫預測 拜登不會自行退選

華郵執行長難止虧損又爆新聞倫理醜聞 恐難逃去職

能洗掉筆跡的才是好洗面乳? 洗臉5迷思大揭密

圖片來源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圖片來源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進入肌膚油脂分泌旺盛的夏天,讓許多人在挑選洗卸用品時,會想選擇能夠洗得徹底乾淨、具有超強洗淨力的類型,網路上有傳言稱,能夠去除原子筆或馬克筆痕跡的洗面乳清潔力較佳。對此,台灣食藥署出面闢謠,稱是否能去除筆跡並無法證明洗面乳的清潔能力,原子筆與馬克筆的成分也與臉上常見髒汙的成不同,洗潔產品對一種有效,不見得對另一種也有效。

1.原子筆、麥克筆 可測洗面乳清潔力?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在官網中指出,常見的臉部髒汙包括有空氣中的粉塵、煤灰等水溶性髒汙,以及香菸中的尼古丁、空氣中的多環碳氫化合物、汽機車排放出來的一氧化氮等油溶性髒汙,還有肌膚代謝的表面老廢角質以及汗腺分泌中的代謝物與肌膚表面的細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痤瘡桿菌等等。

而原子筆或麥克筆的成分與臉部髒汙的組成不盡相同,就算能夠除去痕跡也不一定代表對於臉部髒汙也有相同的清潔效果或清潔效力較佳。台灣食藥署表示,水溶性髒汙使用清水就能洗淨,而油溶性髒汙則要有清水搭配含有「界面活性劑」的洗臉用品才能有效帶走髒汙並做好徹底清潔。

常見洗臉迷思 背後的真相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存在「洗臉後有緊繃的感覺,才算有達到肌膚的深度清潔」、「只要頻繁地洗臉就能改善皮膚出油或青春痘等問題」或購買洗卸商品時會相信「宣稱的功能愈多愈好」,甚至「使用某些偏方洗臉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等等迷思;實際上當洗完臉感覺到又緊又乾時,很可能已經對肌膚造成了過度的清潔,而清潔過度則會導致肌膚的含水量降低、造成角質層損傷;頻繁洗臉也只能帶走肌膚表層的髒汙,無法改善皮膚出油或青春痘等問題。

洗臉用品最重要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清潔,且潔面用品在肌膚上的停留時間很短,台灣食藥署表示過多的宣稱功能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發揮效果,甚至有可能會造成肌膚的負擔;而使用偏方洗臉,除了無法確定實際的效果,更有可能造成肌膚的紅腫或刺激。

潔肌5力洗出好臉色

為了照護好臉部肌膚,台灣食藥署也分享了正確選購與使用洗臉用品的「潔肌5力」,首先要「選有標」,選購時留意適合自己膚質、挑選標示完整的產品,並依照使用說明正確使用;洗臉時使用比肌膚溫度略低的「微涼水」最適當;接下來使用洗臉用品時應擠放在手掌中、搓揉成泡或液狀後再用於臉部肌膚上,且手部動作要「輕慢柔」不可用力按壓;當確定清潔完成後,不要讓洗臉用品在臉上停留太久,要「快快洗」用清水將泡沫沖洗掉;最後則是潔顏次數要適時適當,每天早晚各一次、不過度清潔即是洗臉的「適次數」。

【本文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

上一則

端午節自己做鹼粽 1點注意避免傷皮膚

下一則

聰明替換 討厭蔬菜都也可以吃到營養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