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電動車充電設施太缺 美近50%車主考慮換回汽油車

冒充聯邦官員詐老翁逾4萬元 紐約史島華男被捕

書刊斷捨離

「斷捨離」是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於二○○一年提出的生活概念,很快就風靡世界。斷捨離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對我來說,家中物件大致可分為家具、衣物、廚具、雜物和書刊,前幾類的斷捨離比較容易,最難斷捨離的就是置於書架上的那些書刊。

書刊斷捨離之難,難在有些書刊,乃是自己的著作。我是一名科學工作者,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期間發表過一百五十多篇科學論文,主編或參編過五部科學著作。

工作之餘和退休之後,我在北美「世界日報」陸續發表三百多篇散文和隨筆,刊登這些論文、文章的學術期刊與報紙,我都保留著,因為它們記錄著自己畢生的努力和貢獻,如此珍貴的書刊,當然不能丟掉。

書刊斷捨離之難,難在有些書刊,乃是工具書。我至今保留著多部本學科的經典,想當年為了解決科研難題,曾經閱讀這些科學著作許多遍。還有幫助我學習英語的「現代英漢詞典」和「現代漢英詞典」,為了寫英文科學論文時能正確使用遣辭用句,這些詞典不知道查過多少遍。

在撰寫中文文章時,那本足有兩塊磚重的「辭海」不知道翻過多少遍。這些書籍,想當年可是花極大力氣,從太平洋彼岸搬運過來的。雖說現在有了互聯網,許多信息可以上網查到,可我還是捨不得把這些老朋友當垃圾處理掉。

書刊斷捨離之難,難在有些書刊,乃是親朋好友的饋贈。在我的書架上,有著名作家張潔的小說、有遠房舅舅的攝影集、有高中同學的回憶錄、還有研究生同學的學術著作,這些書我都讀過,至今仍保留著。這是因為他們之中有些人已經離開這個世界,重讀這些書,彷彿又聽到他們的心聲。書中有他們的照片和留言,每次看到,就如同又回到當年相聚的時光,如此珍貴的書籍,當然不能斷捨離。

書刊斷捨離之難,難在有些書乃名家親筆簽名書。我家在紐約的公寓樓有個角落,供住戶擺放斷捨離物件,我在那發現有本書,封面是一名優雅的老年華人女性,目光明亮而睿智。定睛一看,封面寫著「Nien Cheng」和「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我不禁脫口而出:「這不是鄭念的《上海生死劫》嗎?怎麼被丟棄了?」

鄭念於一九一五年出生,二○○九年辭世,畢業於中國燕京大學,後來留學英國。一九四九年她偕丈夫回到上海,文革期間遭迫害導致家破人亡。一九八○年她離開中國,定居美國。在這部英文著作裡,鄭念講述了自己在文革中的悲慘經歷,引起了巨大回響,此書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文字出版。

打開這本書,我驚喜地發現這是鄭念親筆簽名的贈書,並有她的中文留言「祝您幸福」,書寫的漢字頗具功力。這本彌足珍貴的簽名書為何被斷捨離,已無從考證,但我會在有生之年珍藏。

不過我還是斷捨離不少書刊,包括過期的電話目錄、往年的華商年鑑,以及無保存價值的雜誌等。望著經過整理的書架,我又想起莎士比亞的名言:「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翅膀。」

退休 華人 哥倫比亞大學

上一則

午洋董事長楊錫濸 掀永續時尚陳列革命

下一則

螞蟻的經書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