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鐵鏽帶」不再是民主黨鐵票倉 拜登下一步何去何從?

長島華人美甲店遭休旅車衝撞 三華人亡 司機酒駕被捕

仇恨言論愈多愈激動…卡夫卡紀念展 「數位雄鹿」反思網路霸凌

英國藝術家柯里蕭(Mat Collishaw)設計的「數位雄鹿」,由鋼、鋁、電路、顯示器等材料所組成。(中央社)
英國藝術家柯里蕭(Mat Collishaw)設計的「數位雄鹿」,由鋼、鋁、電路、顯示器等材料所組成。(中央社)

今年是捷克裔德語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逝世100周年,他的故鄉布拉格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舉辦「卡夫卡式」(KAFKAesque)展覽;其中英國藝術家柯里蕭(Mat Collishaw)的作品「數位雄鹿」帶出網路社群霸凌議題,他認為,當今的社群媒體亂象如卡夫卡作品《審判》中官僚體制一樣荒謬。

德國藝術家馬茲(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被賣了」(Kafka is...
德國藝術家馬茲(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被賣了」(Kafka is sold)。(中央社)

中央社報導,卡夫卡被評為20世紀重要的作家之一,知名作品《變形記》、《城堡》、《審判》凸顯人類在現實中經歷的異化與衝突。後人以「卡夫卡式」(Kafkaesque)一詞,來形容有如「被迫進入官僚體制的迷宮」,一切變得荒謬且難以掌握。

德國藝術家馬茲(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在以色列」(Kafka i...
德國藝術家馬茲(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在以色列」(Kafka in Israel)。(中央社)

布拉格文學之城(Praha město literatury)舉辦「卡夫卡式」展覽,展出30位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展覽的主要展示品為一隻「數位雄鹿」。雄鹿的創作者柯里蕭在與策展人厄本(Otto M. Urban)對談時提到,卡夫卡若今天還活著,可能會將社群媒體視為迷宮般的網絡,批評社群媒體如《審判》中官僚體制般荒謬,讓人們陷入尋求認可的惡性循環中。

柯里蕭表示,卡夫卡在書中描繪的世界,就如同當今世代的「社群媒體」,每個人都能匿名,彼此變得疏遠,甚至變成「暴民」攻擊他們不喜歡的人。「這個世代在Facebook、Instagram 或 Twitter(推特,社群平台X前身)上寫負面批評是很容易的。」

英國藝術家柯里蕭(Mat Collishaw)(右)出席「卡夫卡式」(KAFKA...
英國藝術家柯里蕭(Mat Collishaw)(右)出席「卡夫卡式」(KAFKAesque)展覽,與策展人厄本(Otto M. Urban)(左)對談。(中央社)

至於雄鹿具有什麼意涵?柯里蕭解釋,這具擬真大小的雄鹿,背後設置的監控器顯示推特上的即時資訊,以及內容所涉及的程式碼,這些數據會被傳輸到雄鹿身上,進而啟動行動機制。當偵測到推特上有人攻擊特定人物,並散播情緒或仇恨言論,雄鹿會根據言論的辱罵程度開始擺動。

柯里蕭說,「雄鹿如果受到威脅,基本上會做出防禦動作。」因此,當仇恨言論愈多,雄鹿就會擺動愈多,讓觀者意識到推特上網路暴力的情形。

影音來源:DOX Prague

社群媒體 推特

上一則

「傳承食文化很重要」 日本擬允許商業獵捕長鬚鯨

下一則

加薩死亡人數爭議 聯合國澄清:婦孺占至少56%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