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你無法跟他談判」 麥卡錫預測 拜登不會自行退選

華郵執行長難止虧損又爆新聞倫理醜聞 恐難逃去職

二次詐騙猖獗 騙徒扮律師「追款」 苦主再中招

香港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劉玄寧
香港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劉玄寧

香港警方透露,今年首季的科技罪案總數比去年同期微升3.2%到7596宗,不過,損失金額則飆升近一倍至16.2億元(港幣,下同,約2億美元),當中網上投資騙案上升五成半至979宗,騎劫網上帳戶案亦激增9倍至915宗。

文匯報報導,騙徒更覷準騙案受害人不甘損失的心態,設局騙上騙,冒充律師團隊在網上或社交平台刊登釣魚信息和廣告,訛稱提供所謂「反詐追款」服務,誘使騙案受害人交付「保證金」,甚至轉帳到虛假的博彩網站「贏回」損失,結果受害人付款追數再次上當,傷上加傷。

警方發現由2023下半年開始,這類二次詐騙開始活躍,單是今年頭5個月已錄得6宗相關案件,損失金額共800萬元。

香港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純青透露,今年1月1日至5月29日期間接獲的6宗二次詐騙案件,案中受害人被騙形式均有不同,包括在網上看見騙徒投放的廣告,以及在WhatsApp收到釣魚信息,而騙徒自稱是執業律師等專業人士,聲稱可以透過法律途徑取回騙款。

陳純青又指,騙徒會在虛假網站或社交媒體專頁,展示在官方網站盜取的圖片或標誌,再配以專頁法律用詞,營造權威形象;騙徒亦會以騙案、欺詐、騙案追討等關鍵字,把假網站在網絡搜尋器以置頂廣告呈現;同時在社交媒體平台為假專頁投放廣告,增加曝光率和接觸率。

警方表示,大部分類型的網上騙案較去年首季錄得下降趨勢,但今年首季騎劫網上帳戶案共錄得915宗,相對去年同期的85宗激增超過9倍,損失金額超過2700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500萬元,涉及的社交媒體包括Facebook、Instagram及WhatsApp等。另外,涉及的網上投資騙案亦較去年同期上升五成半至979宗,損失金額亦增加超過一倍至6.9億元。

警方網罪科除了網上巡邏,亦接收其他持份者提供的情報,會即時聯絡社交媒體要求移除可疑帳戶、專頁。過去一年,警方在不同平台移除超過8000個假冒官員、知名人士及其他類型專頁及網站,今年首季亦有超過800個被移除。

投資 釣魚 香港

上一則

丁財兩旺 港昂坪360客增4成 消費額勝疫前

下一則

港基督教媒體時代論壇 六四前頭版開天窗:毋負歷史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