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中國「天龍3號」火箭試射爆炸

語言不通、缺中文標識 華人上房屋法庭碰壁

難得一見 貴州村民集資在山洞建籃球場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豬場鄉新春村在溶洞籃球場舉行籃球聯誼賽,吸引眾多村民前來觀賽。(新華社)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豬場鄉新春村在溶洞籃球場舉行籃球聯誼賽,吸引眾多村民前來觀賽。(新華社)

每年端午節前後,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豬場苗族彝族鄉新春村進入雨季,淅淅瀝瀝的雨水澆濕了大地,也澆濕了室外球場。此時,村裡能遮風避雨的山洞籃球場,成了籃球愛好者打球的好去處。

這個籃球場位於新春村的一處約60米高的溶洞中,洞長100多米,洞內最窄處剛好可以修建標準籃球場。籃球場的地面鋪上了藍紅相間的塑膠,入口處還修建了水泥階梯作為觀眾席。在兩邊的洞壁上,安裝了六七個照明燈,將洞裡照得非常明亮。在燈光的照射下,凹凸不平的洞壁和明亮的球場形成鮮明對比,別有一番景致。

據村民介紹,洞頂上還有一個「天窗」,既可以通風,也能讓光線照入洞中。「光線好的時候,不用開燈也能打球。」

「我們這裡的村民非常熱愛籃球。」新春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靖介紹,該村籃球的群眾基礎很好,全村7個村民組,每個組都能組織起自己的籃球隊,甚至還可以組織女子籃球隊。

新春村地處烏蒙山區腹地,離納雍縣城58公里、離鄉政府7.5公里。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交通閉塞、條件限制等原因,村裡沒有籃球場,村民想打球要到其他鄉鎮。於是,村民們決定修建自己的籃球場,從自製木籃球架到用鋼管焊接,條件的限制並沒有影響村民打球的熱情。

但是,露天的籃球場,遇到雨雪天氣就沒法使用。後來,有村民提議大伙集資,在村頭的山洞裡建球場。今年66歲的尚金福告訴記者,他從小就知道這個山洞的存在。

隨著村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修建籃球場成為了可能。

2016年,新春村通過村民自發捐款、村集體出資和社會扶貧幫扶共籌得資金20餘萬元,全村村民義務投工投勞,歷時近3年,在洞中開拓了一塊平地,修建了球場。「洞底的最深處,填了十幾米深的土石方。」全程參與施工的尚金福說,由於洞中崎嶇不平,工程量非常大,村民克服了重重困難才將球場修好。

記者看到,山洞門口的水泥碑上,銘刻了捐資人員的姓名和捐資情況。這些人中,上有90歲高齡的老人,下有1歲多的幼童。

「之所以將籃球場修在洞中,一是大家捨不得佔用寶貴的耕地,二是洞裡冬暖夏涼,一年四季可以打球。」尚金福說,山洞裡的氣溫一般在16度左右,即使是寒冬臘月也能使用。

「有了這個帶『空調』的籃球場,村裡舉辦活動更加方便。」張靖說,山洞籃球場建成後,當地常利用春節等節假日舉辦運動會,組織拔河、打籃球等活動,村民文體生活更加豐富了。

新春村集資在山洞建籃球場的事跡經媒體報導後,一些籃球愛好者慕名前來,租用這個球場打球或拍攝視頻,實地體驗這個別樣的球場。

端午節

上一則

美智庫披露 中向帶路夥伴國輸出「習思想」 

下一則

17歲江蘇中專女生自學高數 打敗清北、麻省理工、劍橋等名校生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