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北美買霜淇淋小費18%起跳 在地人喊話「no tip勇敢點」

ABC新聞22分鐘專訪 拜登:萬能的主沒要我退選

小巷最後「寫信人」一周難得開張 改成寫低保申請、離婚協議

葛明代寫申請。(取材自紅星新聞)
葛明代寫申請。(取材自紅星新聞)

在通信不發達的年代,一封由親友手寫的書信,就能讓遠在異鄉的遊子或是遠方的戀人為之淚崩。如今各種交流軟件令人目不暇給,手寫信件的人愈來愈少,也更難體會書信往來「見字如面」的感動和驚喜。但在四川三台縣,還有一位八旬大爺堅持為人「代寫書信」已35年,即使一周只接到一筆生意,他說自己的餘生都會「寫」下去。

據紅星新聞報導,葛明是三台縣潼川鎮人,初中文化。1989年他發現縣城新西街一家郵局旁的小巷內,看見有老人搭起一張簡易木桌為人代寫書信,還有不少人排隊。思索著三台縣是人口大縣,外出務工人員增多,人們絡繹不絕進出郵局寄信,當年40歲的葛明看中這個商機。

於是,他買來一支鋼筆、一疊信紙,中午下班後吃過午飯,便從家中搬來一張小木桌、一條長木凳,也在小巷內擺起代寫書信攤位。彼時,小巷裡擺攤代寫書信的同行多達六、七位,競爭激烈,但他從服務上下功夫。當時代寫一封書信2角錢人民幣(約0.027美元),為招攬生意,他先為來寫信的顧客念信,免費提供信封,再憑借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和毛筆字,生意隨即紅火起來。

葛明一家三口人,妻子是家庭主婦,在家照顧獨生女兒。當時,十歲的女兒讀小學,一家人的開銷都指望著他每月30多元的工資。開始業餘代寫書信後,葛明不願浪費一分鐘,下班後直接前往,直到代寫完最後一封信才回家吃飯。顧客主要是與子女通信的不識字的老人,葛明總能將老人的話總結到位,所以顧客一直不斷。

「每天多的時候要寫十多封信,少的時候也有五、六封,第一個月兼職寫信的收入就有四、五十元,而那時我每月工資才34元。」葛大爺說。有了代寫書信的收入補貼家用,家裡的生活條件也得到較大改善。第一個月完,葛明就給女兒買了一輛早已看中的自行車。一年後,他又花500元買了一台黑白電視,家裡終於有了一件「拿得出手的電器」。

後來,代寫書信的價格從一封兩角、五角到一元,2006年後又漲到2元。2005年,不到60歲的葛大爺退休,將心思全部用在代寫書信的生意上。那時這一行競爭仍然激烈,小巷裡有近十人代寫書信。但變化說來就來,沒幾年,手機漸漸普及,移動互聯網也迅速興起,人們的通訊方式發生巨變,代寫書信生意愈來愈差。直到十年前,小巷內的「寫信人」只剩下了他一人。

後來郵局搬走,他仍堅守在這裡。因為在他看來,人們幾十年在此找人代寫書信,已是一種習慣。近十年來,前來寫信的顧客幾乎門可羅雀,他開始代寫低保申請、離婚協議、離婚起訴狀等,收費從5元到40元不等,沒有生意時,就伏案練練毛筆字。

去年底,老伴去世,唯一的女兒也已成家,葛明的代寫書信生活仍在繼續。他說自己的餘生都會「寫」下去,在這裡寫了35年,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葛明練毛筆字。(取材自紅星新聞)
葛明練毛筆字。(取材自紅星新聞)

退休

上一則

中澳關係回暖 中解除對澳牛肉進口禁令

下一則

湖南省首條數位高速路「衡永永零高速」 通車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