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美赴中留學驟減9成 中國知名學者:很想念美國學生

想取代拜登?密西根州長否認暗地推動「徵召小桂」

華埠擺攤薄利多銷 華人長者自食其力

華埠商鋪從室内延伸到街邊,一來增加貨物能見度,二來也方便民眾選購,地方政府鼓勵商家做生意,不多干涉。(記者楊青/攝影)
華埠商鋪從室内延伸到街邊,一來增加貨物能見度,二來也方便民眾選購,地方政府鼓勵商家做生意,不多干涉。(記者楊青/攝影)

路邊擺攤不是能夠發大財的生意,華人攤主們表示,每一分錢都是辛苦得來,在現在的環境依然能夠自食其力,甘之如飴。

胡先生在華埠百老匯大道上的路邊攤,可能是整條大道上,規模最大的路邊攤之一,「我和太太通常是每天早8時開始擺攤」,從數哩外倉庫將販賣的貨物裝上車,拉到街邊後搭起帳篷、擺出桌子,然後分門別類將貨品擺上桌,其中圍巾與服飾,要一一懸掛起來,這樣才能更容易吸引客人。整個攤位設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下午4時左右,胡先生和太太就開始收攤,將未賣出的物品裝車,拉回倉庫後再卸車存放,後續工作大約也要兩個小時。胡先生說,每天起早貪黑勞作十多個小時,但真正擺攤時間,實際上只有五、六個小時,冬天天黑得早,逛街的人也少,營業時間更短。

胡先生說,路邊攤是他們生活依靠,他和太太幾乎全年不休息,每天都出攤。「因為賺得很少,少做一天就少一天收入,所以不敢輕易休息」。現在逛華埠的人似乎是一年比一年少,即使有遊客,大方花錢買東西的也不多。他說,周末通常生意最好,最多每天能夠有700到800元,但周一到周五就不太穩定,每天能上100元就不錯,生意淡的時候,只有幾十元。

疫情以來,百老匯大道上很多商家紛紛將本來在店鋪中銷售的貨物,擺到街邊人行道上;一來增加貨物能見度,二來也方便客人選購。地方政府鼓勵商家做生意,對街邊擺攤沒有干涉。從室內店鋪延伸到街邊的經營方式,使華埠街市場很有東南亞地區風味,相當接地氣。

與胡先生一街之隔的地攤主黃太太,則是販售從洛杉磯水果市場批發來的水果。位於洛杉磯市中心的水果批發市場,是南加最大的水果集散中心之一,每天清晨2時開市,各地攤販到那裡進貨,然後轉到各地販售。

黃太太說,她人老了,不能起那麼早,她也沒有能力和大資金進太多貨,因此通常是清晨6時到批發市場,買少量水果,再到華埠擺地攤銷售。黃太太說,她的生意現在越來越難做,因為經濟不好,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擺地攤賣水果的小販也越來越多,近年墨西哥裔的路邊水果攤越擺越大,他們相對年輕、價錢也好,讓這行競爭很大。黃太太說,她的經營訣竅,是銷售華人和東南亞人喜歡的特別水果為主,比如釋迦果等熱帶和亞熱帶水果,能夠吸引部分客戶購買。釋迦果通常能夠賣七元一磅,她也加工寫鹹味花生,受到部分客戶喜歡。

和黃太太的水果地攤50米之隔的周先生,則是每天銷售他後院種植的時令蔬菜。周先生說,與黃太太一樣,他也是以特色取勝,專門種植華人喜歡、但在超市難買的蔬菜。華埠不少年長華人,上午出門散步時有順便買菜習慣,都是他的目標客戶群,因此周先生很多菜在中午前,就賣得所剩無幾。

多位華人地攤攤主表示,他們一天的收入從20、30元到50、60元不等,生意好的時候能夠接近100元,雖然賺的不多,但已可以支持生活。

華埠商鋪從室内延伸到街邊,一來增加貨物能見度,二來也方便民眾選購,地方政府鼓勵商...
華埠商鋪從室内延伸到街邊,一來增加貨物能見度,二來也方便民眾選購,地方政府鼓勵商家做生意,不多干涉。(記者楊青/攝影)
墨西哥裔的華埠路邊水果,攤位頗有規模。(記者楊青/攝影)
墨西哥裔的華埠路邊水果,攤位頗有規模。(記者楊青/攝影)
周先生種植的雷公筋,超市很難買到,常有痛風患者購買。(記者楊青/攝影)
周先生種植的雷公筋,超市很難買到,常有痛風患者購買。(記者楊青/攝影)
胡先生和太太租賃關門店家的門前區域,擺路邊攤做生意,自食其力。(記者楊青/攝影)
胡先生和太太租賃關門店家的門前區域,擺路邊攤做生意,自食其力。(記者楊青/攝影)
黃太太每天從洛杉磯水果批發市場進貨回到華埠地攤販賣,靠微薄收入養活自己。(記者楊...
黃太太每天從洛杉磯水果批發市場進貨回到華埠地攤販賣,靠微薄收入養活自己。(記者楊青/攝影)

華埠 華人 東南亞

上一則

加州去年新宅 2成是ADU加建屋

下一則

洛杉磯華埠商家紛關門 小販過道擺攤租金省一半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