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蘇州女為保護日籍人士被刺不治 家屬聲明婉拒捐款

紐約房屋法庭中文口譯員不足 最怕意思翻錯問題大

華裔紀錄片導演周敏:疫情期間 華人受到不公正對待

華裔紀錄片導演周敏的作品主要聚焦美國華人歷史。(記者楊逸辰/攝影)
華裔紀錄片導演周敏的作品主要聚焦美國華人歷史。(記者楊逸辰/攝影)

華裔紀錄片導演周敏的作品主要聚焦美國華人歷史,上從1850年代,下至二戰時期,其中跨越了150年左右的時空長河,而她不少作品就與亞裔長久以來一直被壓迫、仇恨相關。她說,美國華裔歷史雖然只有150到170年左右,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華人對美國的發展做了相當巨大的貢獻,這些貢獻很大一部分被忽略了,華人作為一個族群,在歷史上比其他族群受到了更大的歧視、壓迫,尤其是現在的華人,面臨的挑戰也比其它族裔更大。

三年疫情期間,周敏採訪和觀察到華人受到的不公正對待。她說,China Virus(中國病毒)這句話來自一個國家的最高領袖,這是一個侮辱,也是對華人極大的傷害,疫情期間仇華事件和排華事件數量達到歆高,她曾紀錄過灣區發起的反仇亞大型示威,並拍過名為「仇恨是病毒」(Hate is Virus)的MV,歌曲來自一名紐約的華人音樂家。

「示威游行的時候,各種膚色的人走在一起,很讓我感動。」周敏說,「他們一起走過唐人街, 一起喊著Hate is Virus,這就是我們國家該有的樣子,而不是因為膚色和來源而讓你變得低人一等。」

周敏指出,面對如今的仇亞、仇華現象,華人文化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自省,先問自己要做什麼。她說,華人在歷史上是一個優秀的「啞裔」,都是voiceless,習慣於不發聲。她認為,華人參政、參加媒體,在白宮、州政府幫華人發聲,以不同藝術形式幫助華人文化的發展,而不是像歷史上那些醜化華人的作品,都相當重要。

她分析,華人需要集體努力來改變一百多年來的刻板印象,而這種改變不是幾個人或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華人優秀、智慧,能做到自己個人生活無憂不難,但個人生活無憂對整個族群沒有很大的意義,要集體有組織和力量,在大災難發生時,華人才不會被當作代罪羔羊,尤其今年大選即將來臨,希望能看到更多華人出現在政壇上。

周敏提及其他族群的歷史,例如愛爾蘭人當年和華人一樣,也協助美國修鐵路,但如今沒有人去歧視愛爾蘭人;非裔以前當黑奴,他們為了民權做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抗爭,而華人社區和這些社區之間,可能差一個馬丁路德,也許一個馬丁路德還不夠,需要很多個馬丁路德才行。

華人 疫情 歧視

上一則

沙加緬度好冷清 掀店家倒閉潮

下一則

清涼一夏 沙加緬度McClatchy泳池免費入場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