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金曲獎談天安門惹議 巴奈新書談「巴奈回家」心路歷程

裴洛西:現在換帥會大亂 拜登應帶球衝過終點線

紐約客談╱禁血汗護理要對症下藥

紐約的華人護理工為對抗24小時工作制而維權已行之有年,經驗豐富的工會和組織者常利用各種各樣的社區活動機會推廣這個議題,不過這次在市政廳外的抗議發展為長達兩天半的靜坐示威,大有「不見到市議長不罷休」的態度,此前還頗為少見。

馬泰所提的議案其實內容簡單,只是禁止單人24小時排班,並建議以雙人12小時輪班代替之。即使市議長歐德思真的聽了民意,將此提案火速提上審議日程並通過,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小步而已。

目前「24小時工作制」的不合理之處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24小時保持待命無法休息對於勞動者健康的毀壞,二是工作24小時只能得到13小時的工資。其中後者是很多矛盾的焦點所在。

問題在於,這並非個別黑心老闆的違法操作,而是現行制度所規定的,立規者想當然地認為護理員在駐班的24小時中會有8小時睡眠、3小時吃飯休息,然後就大筆一揮,砍掉了「不工作」的11個小時薪水。然而在現實中,護理員必須24小時待命,服務對象有任何需求都必須馬上到位,待命的時間不是工作狀態?為何不發薪?

這個錯在立法層面的核心問題始終是房間裡的大象:單人24小時值班,保險機構要付出的成本只有13小時薪水;馬泰提案所要求的雙人12小時輪班,成本則是完整的24小時薪水。如這個不合理的規定不從根源上改掉,治標不治本的立法提案受到相關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便可想而知。

然而目前,還沒有人對這項規定發起密集的法律挑戰。

保險 華人

下一則

美國福壽陵園最後一期壽地$2,888起 每周七天安排免費看地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