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Axios獨家:前第一夫人米雪兒 私下對拜登家族不滿

美人口普遍老化僅西語裔持續成長 牽動政治板塊

台灣新創企業來美培訓 展示智慧科技最新成果

台灣經濟部中小新創企業署遴選十家新創企業到紐約參與培訓,並於21日舉辦了新創演示日,吳佳穎在活動中分享了政府對新創企業的支持與期待。(記者范航瑜╱攝影)
台灣經濟部中小新創企業署遴選十家新創企業到紐約參與培訓,並於21日舉辦了新創演示日,吳佳穎在活動中分享了政府對新創企業的支持與期待。(記者范航瑜╱攝影)

台灣經濟部中小新創企業署(中企署)遴選十家新創企業到紐約參與培訓,並於21日舉辦了新創演示日(Demo Day),展示了台灣在智慧科技和創新應用方面的最新成果。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副署長吳佳穎在活動中分享了政府對新創企業的支持與期待。

過去三年,中企署持續在紐約舉辦落地培訓計畫,規模也逐年擴大。今年的活動遴選了十家在各自領域中表現傑出的初創企業,涵蓋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金融工程、醫療科技、綠色農業和半導體等領域。

百應生物科技(Calyx)使用傳感器和電腦視覺技術來幫助建立更環保、更具彈性的食品供應鏈。台灣碳材(Taiwan Carbon Materials Corp)則專門研發散熱材料、電動汽車鋰電池和溫室氣體吸收材料。他們的目標是提高電池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和碳排放,並通過綠色製造提供高效且環保的解決方案。

吳佳穎指出,台灣政府在面對氣候變遷和疫情影響的同時,加大了對智慧化和低碳化的補助力度。「台灣在AI相關的供應鏈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將台灣打造成為『AI智慧島』,幫助中小企業引入AI工具,提高運營效率。」

談到新創企業的競爭力時,吳佳穎強調,台灣的新創企業在本地市場已經驗證過其技術和商業模式,此次美國之行的首要目的是將這些企業及其產品推廣到國際市場;「台灣的通訊技術和半導體供應鏈,為這些新創企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此次培訓計畫也為新創企業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產品調整、市場需求分析和人脈拓展。中企署還藉助加速器的協助,讓新創企業快速了解美國市場的需求,並利用豐富的人脈資源迅速拓展市場。

去年,美台簽訂了「21世紀貿易倡議」,其中提到將增進雙方中小企業的資訊交流和合作。吳佳穎也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企業參與培訓和演示活動。「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能快速對接美國和台灣的中小企業,促進雙方的緊密合作。」

AI 供應鏈 氣候變遷

上一則

銀行存款遭盜領 華人訴苦求償 籲銀行改善系統漏洞

下一則

模式作案 2惡徒專搶外賣郎 班森賀已第3起

超人氣

更多 >